17年前,胡海燕高考成绩骄人,但她不顾家人反对“一意孤行”穿上军装,选择了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核技术与核安全专业;8年前,已参加工作的胡海燕奋力“杀”进清华园,攻读的仍是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
一名外表羸弱的女子,为何和冷酷无情的“核”较上了劲?谈及此,广州军区装备部某部核物理室主任胡海燕嫣然一笑,眼神却充满坚定。
2013年6月,广州军区举行专业基础课目大比武。参加核生化比武的全是清一色男子汉,胡海燕主动请缨:“我是核专业一线排头兵,我不上谁上?”
盛夏酷热。赛前一个月,她和男军人一道,穿着密不透风的防化服,顶着毒辣的日头,和真刀实枪的放射源较劲。每天换两套迷彩服,都湿漉漉能拧出水来。
比赛当天,因为气温高得离谱,“高纯锗谱仪”的自动识别功能失灵,无法显示“核素”的种类。胡海燕镇定自若,通过仪器采集的能谱“峰值”人工判断,准确判明答案。结果这名唯一的女选手夺得冠军,让堂堂须眉们汗颜。
在核生化专业里,尤其以核的危险性为大,放射线可以穿透铜墙铁壁,伤人于无形。面对凶猛的“核蛟龙”,胡海燕却浑身是胆。知道内情的都说,胡海燕之所以胆大,缘于其艺高。
2010年10月,胡海燕受领广州亚运安保任务,负责亚运场馆的放射性物质监测。在亚运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监测中,当防化官兵检测某贵宾厅天花板时,监测仪突然红灯闪烁,数据显示某放射性物质剂量值超出报警阈值数十倍,疑似被放置了不明放射物。顿时,人人为之色变。
现场指导的胡海燕异常沉着。她快速调阅各类参数,并对现场进行细致勘查。不用多长时间,便果断作出判断:辐射监测仪发出报警,是由于受到天花板环形灯电磁辐射的干扰,现场没有不明放射物!
很快,一名核专业资深专家的现场鉴定结论,再次表明是虚惊一场。鉴于胡海燕的精湛技术和果断处置,广州军区给她授予三等功。
胡海燕掌握的“核心技术”,令人感到神秘又神奇。去年底,单位一台服役多年的“某型便携式能谱仪”出现故障,多位资深技术骨干察看之后都直摇头。恰逢胡海燕休假回到部队,她轻描淡写地说:“我来试试吧。”她独自一人在实验室“捣鼓”不到2小时,该型能谱仪居然起死回生了,让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们人人大为惊叹!
“不疯魔不成活”。胡海燕投身核领域,一钻研就是17年。如今,她又将父母“女大当婚”的叮嘱抛诸脑后,整天在实验室埋头苦练,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技术革新项目的研究。(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