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来,为给乡亲们治疗疾病,他不辞劳苦行走20万里,接诊患者9万多人;38年来,为提高医术造福百姓,他不顾危险以身试药,刻苦钻研医学难点;38年来,为及时出诊抢救生命,他不管风雨阴晴,群众有求随叫随到,他就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村民心中的好医生——刘永生!
刘永生17岁就当了一名村医,这一干就是38年。这些年,他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则则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赢得了荒移村及附近十里八乡乡亲们的信任和热爱,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为“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妙手仁心赢赞誉 荒移村偏远贫困,村民不好就医。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刘永生独自挑起了全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担,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经常会为了一个问题或医疗观点而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几十年来,他自费参加全国各地的专业培训达20多次,记写医学笔记70多本。经过几十年的博采众长,刘永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特色,成为一名“全科大夫”。如今,针灸、拔罐、火针、按摩,还有“透皮疗法”、“敲击疗法”、“松筋疗法”、“刺血疗法”等都是他的拿手技艺。
据乡亲们说,很多被大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在刘永生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的后来还康复得很好。
6年前下汾井57岁村民盛学义在医院检查确定为脑梗,医院看了三天说人不行了,没有治疗的必要性。回家后,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叫来了刘永生,刘永生给病人打针、按摩、针灸后,病情慢慢出现转机,两天后病人手脚能动了;两星期后能坐了;一个月后能自己吃饭了;两个月后能说话了;三个月后,生活竟基本自理了。一时间,他高超的医术赢得乡亲们的纷纷赞叹,有人甚至称他为“在世华佗”。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9年前下北头村的郭青敏突然腰疼,不能走路,被抬到荒移村卫生室时,刘永生先用铁片和皮球在他背上敲了两下,然后在他手上后溪穴扎了一针,不到十几分钟病人的腰就不疼了。郭青敏说:“如果不是亲自感受,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神奇的事!”
还有65岁的张继邦,患风湿性病多年,双臂连耳朵也够不着,刘永生检查后,用银针在患者肩部扎一下,再用拔火罐扣十五分钟,不到二十分钟,病人的手臂就可以抬过头来回运动了。乡亲们说,刘永生从来都是能扎几针、敲几下、用拔火罐解决的问题,绝不会让患者打针吃药,更不会滥用抗生素。
德医双馨显大爱 从医38年来,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刘永生从不推辞,总是随叫随到,为此,乡亲们都亲切地把他称为村里的“120”。不仅如此,群众中有遇到重大病情的,他还积极联系各大医院,亲自陪护、跑前跑后。为了给群众治病,他先后垫付医院治疗费用数万元。一提起他,乡亲们都不禁感叹道:“遇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福分。”
即使不看病,一下大雨,他就跑到房子不好的村民家里,看看是不是漏雨;逢年过节,他买些米面油等日用品送到困难户家里;给留守老人看完病,挽起袖子就和面做饭,做好端到老人手里;出诊时,听到病人家孩子说想吃香蕉,家里困难舍不得买,他立即买好送过去……别人劝他没有必要,而他却说,“看到了怎么能视而不见,能帮一点是一点。”
30年前荒移村四组的谢家三兄弟因私制爆竹引起爆炸,老大炸伤了手,老三炸伤了眼睛。刘永生不仅照顾他的一家人,还给老大看病,带老三到西安、郑州去看眼睛,看病费用全是他自己掏的。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正当的生活来源,刘永生又掏钱给谢家老二买了一辆三轮车。刘永生对患者的爱完全超越了一个医生应该付出的。
随着刘永生的医术越来越精熟,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慕名而来寻医问药的不仅有十里八乡的患者,还有邻省河南灵宝、山西芮城等地的患者。有人曾劝他离开荒移村这个小地方,搬到县城开诊所挣大钱,但他说:“家乡就是我的根,卫生所就是我的舞台,父老乡亲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才是我人生前行的动力!”。(陕西日报记者 陈圣强 通讯员 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