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石志光:义务放映电影39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11 10:48
    石志光,中国石化西安分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他没有文化工作者的身份,却39年如一日从事着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他自费购置放映机、租赁影片,自1977年起,免费为各界群众放映电影。他的足迹遍布全省107个市、区、县,义务放映电影3800余场,不收一分钱,不拿一件礼。他说:“我就是爱这个”。 
    关中大地上移动的放映机 
    39年前的1977年,家住洒金桥新寺巷的石志光将积攒了17年、原计划用于办婚礼的800元积蓄悉数拿出,从西安造纸厂买来一部退下的二手胶片机,从此开启了他的义务放映生涯。那时的800元对于月工资十几块钱的石志光来说是一笔巨款,家人、同事不能理解,婚期延后。可石志光觉得捡到了宝贝:“那个退下的二手胶片机价值一万多呢,我800块就买来了!”买来的退役电影机已经是无法使用,石志光想尽办法,东拼西凑换了灯泡、皮带等内部零件,终于使这台老机器又一次运转起来。 
    为了考验老机器的性能,石志光开始在自家周围的大街小巷为邻居们试映。街道的墙上,邻居的门与门之间,随时可以挂起银幕。石志光的电影,成为西安洒金桥附近很多人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记忆。第一次正式放电影的情景石志光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1979年的一个傍晚,他用自行车驮着放映设备和租来的拷贝,走进了西仓部队的营区。为了让战士和街坊邻里都能观看,石志光专程带来两个音响,一个面朝军营,一个面朝街巷,并把银幕搭建在部队的大门口,稳妥地将机子架好。当光影划破夜空,电影《雷锋》的画面呈现在官兵和群众眼前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经历给石志光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与信心,他认定要将免费放电影的路进行到底。39年来,他自己掏钱购买电影放映机、租赁电影片,免费为部队官兵和群众放映电影。先后更换购买了9套电影机,走遍了全省107个市、区、县和驻陕20多家部队和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社区、乡镇。行程10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走两圈。他专门制作设计了反映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关心青少年下一代、消防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和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片和PPT进行播放,如:《孝行天下》《老百姓是天》《高血压防治》《酗酒的危害》《让生命远离火灾》等。从不收取群众一分钱,不吃一顿饭,不接受任何礼品报酬,一直坚持到今天。石志光告诉记者:“我从小就爱电影,我收获的不是金钱,而是内心的满足。我理解的‘为人民服务’就是给大家帮助,让大家高兴。” 
    如今,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依旧坚持每周出去放几场电影。今年6月3日晚8点整,庆安公司的大灯光球场座无虚席,近500名学生和职工前来观看石志光亲手放映的影片《闪闪的红星》。在播放正片之前,石志光还为大家播放了《2016征兵宣传片》和道德伦理动画片《抢枕头》。这是他今年以来的第82场免费放映活动。他曾一次为数千群众放映过电影,也多次为七八个消防官兵放映过专场。多少个除夕夜,他不是陪着家人,而是陪着官兵们一起联欢座谈,一起迎接新年,直到新年的钟声敲过后才回家。每年新兵入伍,他都要去放映电影慰问。每逢“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他都会慰问消防部队,为官兵送去祝福送去温暖。他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肩负起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没有任何补助的“幸福” 
    很少有人知道,儿时的石志光曾怀揣着一个表演梦。1960年,不到12岁的石志光在一次学校汇报表演中被延安民众剧团看中,邀请他入团,到延安学习并参加演出。小小的石志光背起行囊只身踏上了寻梦的征途。初来延安民众剧团的石志光,打过杂、跑过龙套、演过小歌舞、小快板,而让他久久难以忘怀的是他主演的第一部眉户戏《雷锋》。石志光在剧中扮演的少年雷锋得到了同事和观众们的认可,而雷锋的形象亦如同一座丰碑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在延安民众剧团从业期间,石志光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电影队里帮忙,队里的老师傅也都十分喜爱和信任这个勤快、肯干的小子。当时的石志光还没有放映机高,他就踩在凳子上帮助电影队为延安民众放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雷锋形象、雷锋的奉献精神感召着我,打那时起,我就一头扎进放映事业中。” 
    石志光义务放映的事情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买设备,免费放电影,家里很不支持,社会上也有太多人误解。到工厂和企业单位义务放映时,人们认为他是在从中谋利。有一次,挂幕布时他不慎从六七米的高处跌落,衣服、脸上、身上都划满了口子。几个工人看到后说:“老人家,钱是挣不完的,以后再出来你就雇上几个人帮忙呗。”任凭石志光怎么解释自己是免费来放电影的,这些人就是不相信。后来,这几个工人了解了石志光是义务放电影的,深受感动,还在当天撤场的时候赶来帮忙。石志光说:“那种被理解之后的幸福感是我永远的财富,不要求回报是我一生的快乐。谁让我爱这个呢。” 
    这位一辈子没经商、没存款的普通老工人,没有靠外界任何补助,39年坚持义务放映,这其中的花费均来自老人微薄的工资和兼职打工的收入。他告诉记者:“电影放映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成本也在增加。除了更新放映设备,还要租电影拷贝。一些老电影的拷贝最便宜也要100多元一部,大部分都在300元左右。新片子更贵,得好几千元。”为了坚持将义务放映进行下去,除了省吃俭用外,石志光干过搬运工、洗碗工,卖过报纸、蹬过三轮,他尽可能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出去赚钱,来实践这个炙热的梦想。时至今日,石志光依旧为之乐此不疲。 
    石志光先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个人”“陕西省学雷锋先进个人”“西安市优秀共产党员”“西安市文明市民标兵”“陕西省时代先锋”“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中国石化劳动模范”“陕西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每年义务放映优秀影片达200余部。在各类社会活动中,石志光都会带着自己的调音台和大型音响设备积极到场参与,风雨无阻,从不缺席。近年来,他积极带头参与参加学雷锋献爱心、文明水滴、道德讲堂、关爱下一代爱心工作等公益活动。先后巡回为部队官兵、陕西高校、中小学校和地方群众作报告近百场。孩子们看到带着放映机的石志光,总会亲切地喊他:“石大爷”。(陕西日报记者樊蓉 实习生 牛倩)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