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躬身“责任田” 深耕党建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贾向东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6 08:28
    躬身党建这片“责任田”十七年,渭南市临渭区委基层办主任贾向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耕属于自己的党建梦。 
    多年来,在这位“党建专家”的指导下,临渭区党建工作打造出多个特色品牌,极大地激发出基层党员干部的活力。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做起,真正践行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党建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课程 
    “党的建设没有终点,为民服务没有终点。要做好党建工作,唯一的捷径就是不断地学习。”打从17年前进入临渭区委组织部后,贾向东的学习就从未停止过。他说,党建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课程,里面有着大学问。组工干部党性最强、业务最精、作风最硬、品性最好的要求,慢慢深入自己骨髓,影响着一言一行。 
    慢慢的,贾向东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多次受邀给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党员干部作培训辅导,如今已累计培训党员干部近万人次。此外,他组织编写的《党务知识问答》《党建工作规范化流程图》等学习书籍,被广大党务工作者视为“掌中宝”。
    党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贾向东的学习不但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像条越拧越紧的发条,一刻都闲不下来。经常夜深了,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等到下班,总要抱歉地把看门大爷从睡梦中叫醒。 
    忙于机关工作之外,群众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贾向东也挂在心上,对他而言,深入群众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十多年如一日,贾向东数次跑遍全区289个村、53个社区,写下了100多本民情日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精通的党建业务知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贾向东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总能“直击要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年来,在他的指导下,首个流动党员域外党支部和流动党员维权服务中心成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党员管理“双色预警”制度在全省率先推行,多项独具临渭特色的党建工作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党建工作需要“奉献型”干部 
    “党建工作往往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看到一点成绩,有的时候甚至还看不到显性成绩,尤其需要‘奉献型’的干部。”贾向东感慨。 
    为组织好一次全区乡村干部现场观摩培训会,他利用周末跑遍全区20个街镇选点布置。每月一次支部党建活动、村干部坐班值班、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党员发展、档案管理……一项一项琐碎的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他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去了解、去安排、去推动。 
    贾向东坦言,因为工作,自己没少和家人发生矛盾。“要说家里人不埋怨肯定是假的,和爱人吵架也时有发生,吵完了,这份工作咱还得接着干。” 
    2015年4月,贾向东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结肠息肉,需要做手术。身边人劝他尽快把手术做了,可他仍在坚持:“没事,我还能撑得住,等忙过这阵子再说。”结果一等就是一年多,直到现在还没顾得上做。 
    临渭区消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组织部需要在3名副部长中消化一位,贾向东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副部长职务免去。担任区委基层办主任后,他对党建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没有改变。“在关键时候、重大任务面前,替组织分担、分忧,是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贾向东对当时的决定没有丝毫遗憾。 
    党建就是最强生产力 
    直到去年,临渭全区还有22个后进村,这是贾向东心里格外惦记的。“作为个人来讲,这些村要尽可能地多去,对其支持一定要到位,帮助他们尽快达标。” 
    故市镇春光村连续两届村委会班子配不齐全,工作难开展,群众意见大。贾向东第一时间来村里“上门指导”,3天后又一次来到村上,积极协调配备办公用品,帮助村上整修村道。之后两个月里,贾向东连续7次到春光村,与党员交心、和群众谈心,指导村上开展工作,使春光村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如今,包括春光村在内的22个后进村已经全部达标。 
    为解决农村党员干部薪酬待遇问题,贾向东三番五次找区里相关部门协调;为激励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贾向东开始倡导自己曾经一度排斥的“玩物丧志”的微信群……如今,临渭区从部门、镇办到村组、社区,都有了自己的党建微信平台。“微信群里面,组与组、村与村开始赛开了。”三张镇三张村党支部书记杨加民说。 
    临渭区许多干部都有这样的共识:这两年的党建可以说成为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贾向东功不可没。在他的感染下,该区农村党员干部有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正带领广大群众一心谋发展。 
    7月1日,正在人民大会堂等待接受表彰的贾向东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此刻我已在内心向党做出了承诺,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几分钟后,妻子回复:“今后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属于自己的党建梦还要继续深耕下去,以基层组工干部的表率形象为党旗增光。”贾向东说。(陕西日报记者 周明)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