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金亚顺为民服务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1 08:06
    4月14日清晨6时,41岁的周至县终南镇大庄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会计、文书、为民服务代理员金亚顺,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得通知钱富全贫困户保险办好了。”“市上给老人装无障碍设施的事,还得去和老人子女做做工作。”金亚顺开始整理和计划当日的事。作为周至县为民服务队的一员,金亚顺深知自己就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午在县里参加完培训,金亚顺看过因病还在挂吊瓶的女儿,便匆匆赶回村子。十余年来,一直忙碌着为群众服务的金亚顺,只有趁开会、学习时才能“休假”。 
  一进门,楼观镇八一村的刘九生老人正在等他。两年前,一乡党告诉老人大庄寨村有个小伙耐得下烦还不收手续费,便慕名而来。老人将取到的438元养老金小心翼翼地包裹在纸里,笑着对金亚顺说:“和你还是对脾气。”大庄寨村位置较偏,老人们领取养老补贴很不方便。在金亚顺看来,钱虽不多,却是老人的“命根子”,他主动联系农行在村里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站,安装了一台智付通转账电话,为群众办理助农取款业务。每到村里猕猴桃收购季节,取款、转账、存款样样精通的金亚顺就成了村里最忙的人,最多时一天要帮着取40多笔。他的“微笑服务”远近闻名。 
  忙完手头的工作,金亚顺按惯例要在村里走走。“亚顺,带手机没?”村民杜战齐拦住他,想让他帮忙发布自家院子牡丹花的销售信息。“您和花站在一起,我给拍个照。”金亚顺笑着说。仔细查看了花的规格和数量,他将信息发到周至农业信息微信群。 
  农村信息员是金亚顺的另一个身份。2006年,村民盲目种植西红柿,每公斤1毛钱的价格让村民“很受伤”。金亚顺提出,必须搞好信息化,不能让大伙的辛劳白废。如今,为村民提供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专业信息,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村民,已是他的日常工作。 
  “群众的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走在村子里的金亚顺常思量。金亚顺的父亲金时珍曾是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父亲去世时,一位乡亲握着金亚顺的手说:“金时珍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一瞬间长期定格,让19岁就已经入党的金亚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从2005年进入村“两委”班子,金亚顺一直如此坚持。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能代办的,他全部代理,让群众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共产党员。 
  忙完一天的工作,金亚顺开始记录工作日志。微信里,一位与子女在外地居住的老人发来了养老保险的年检照片。“明日得把这事办好。”他在日志里认真写上了这件事。(陕西日报记者  万君)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