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负责盖章,晨晨来核对借阅卡。”在三月份讲文明、树新风、学雷锋活动中,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党校副校长徐智能带领学生志愿者们到各小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担任洛社镇党校副校长17年,徐智能在做好义务理论宣讲的同时,还统筹负责镇幸福义工志愿服务总站的工作。她带领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行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策划组织实施的1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省级、市级表彰,幸福义工志愿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幸福义工志愿服务总站获评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徐智能也获得了全国最美志愿者、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2008年,徐智能从卫生健康条线转岗至洛社镇党校担任副校长。到任伊始,为了把党的声音深入传播到基层,她牵头组建了一支名为“幸福义工”的时政宣讲团。宣讲团围绕政治理论、文明素养等主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学校开展宣讲,每年送课下乡300余场,受众超3万人次,被评为江苏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随着“幸福义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洛社镇成立幸福义工志愿服务总站,由徐智能统筹负责全镇志愿服务工作。面对这个有些陌生的领域,徐智能认真学习相关政策规定,虚心借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的经验,推动建立了120多支志愿服务队,为全镇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012年初,徐智能在浏览一篇关于盲童生活的报道时,了解到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盲文纸的价格比普通纸张高出许多,给很多盲童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于是她便开始收集盲文纸有关信息,得知挂历纸与盲文纸厚度、质地相仿,裁剪后可以充当盲文纸使用,后来又在广播中获悉南京科技馆正在收集旧挂历纸准备捐给南京盲校。
“收集旧挂历就可以帮助盲童,我们可以发动全社会做这件事。”徐智能迅速行动,组织开展“爱心挂历 情系盲童”志愿活动。她带领各志愿服务队到全镇各个村(社区)、学校和机关单位收集旧挂历,汇集起第一批20000余张盲文纸。随即,徐智能和南京科技馆取得了联系,将这批带着洛社群众爱心的盲文纸送往南京盲校。此后,徐智能每年带领志愿者为盲童收集爱心挂历。
在和南京盲校接触的过程中,徐智能得知该校有不少盲童来自无锡,于是开始关注他们假期回到无锡的生活。“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有生活老师照顾引导,但假期往往封闭在家,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徐智能说,她当即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假期里的盲童感知外面的精彩世界。2013年春节期间,她带着志愿者们前往惠山、江阴、宜兴、锡山等地的盲童家,向家长们介绍带孩子感受世界的志愿服务项目计划,很快吸引了全市范围20余名盲童参与到该项目中来。
春天种植“幸福林”,夏天乘坐游船感受古运河清风,秋天举行“草坪读书会”,冬天举办冬令营……10多年时间里,志愿者们用爱心为盲童们点亮了一盏盏认识世界的明灯。
随着惠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市民职工在这里就业、安家。一到寒暑假,他们往往面临子女白天在家无人看护的问题。于是,徐智能带头发起了“候鸟益+”志愿服务项目,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假期托管志愿服务。该项目的志愿者多为来自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他们一方面陪伴孩子们玩耍游戏,一方面辅导孩子们学习,既提供了志愿服务,又锻炼了自身能力。在接受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一些托管班的孩子也在心中埋下了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进入高年级后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志愿者培育出了新的志愿者,这是志愿服务精神的‘薪火相传’。”徐智能说。
在10余年的志愿服务实践中,徐智能不断探索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大众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从零散化向系统化转变。为了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她为每名新加入的志愿者举行“三戴”仪式:戴志愿帽、穿戴志愿者马甲、佩戴志愿者证;每年在当地举办的敦亲睦邻节上发布志愿者典型事迹,表彰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星级志愿者和“幸福志愿星家庭”;她还推动设立了专项志愿资金——幸福基金,落实、完善志愿者礼遇回馈机制,比如为三星级以上志愿者赠送体检服务,为新升星志愿者赠送书券、购买志愿服务综合保障险,为星级志愿者赠送报纸……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礼遇举措让有德者有得、感受作为一名幸福义工的荣光。
作为基层党校副校长,徐智能还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党建工作贯通起来谋划。建党百年之际,她带领“幸福义工”志愿者们从地方史、党史中收集廉洁素材,为党员干部上“微党课”。在惠山区纪委监委每年5月组织开展的“思廉月”活动期间,徐智能都会带领志愿者们以朗诵、书画等形式,传播廉洁文化。
“作为‘幸福义工’的一员,我希望我们的活动能让大家更幸福。”徐智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