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9-27 08:39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制度约束力的认同。从分析当前廉政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入手,来探索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当前廉政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05年1月,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含义,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误区,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通过党风廉政宣教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载体不断增加文化含量,融入文化建设的过程,自觉地驾驭廉政文化、引导廉政文化,从而建设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但是综观现状,当前廉政文化在认识上、组织上和落实上仍有一些问题需加以解决,否则必将对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全局造成不利影响。

1、认识有待提高。由于宣传工作不够,人们对何谓廉政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廉政文化的理解并不全面,一说到廉政文化,人们首先想到“上大课、做报告、树典型”等廉政教育老三篇,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开展的廉政教育中确实也存在教育内容老化、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许多人不理解廉政文化也可以包括一定地域内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导致孤立地看待廉政文化问题,把廉政文化与精神文明、教育、科普、文娱、体育等分割开来,形成人们对廉政文化固有的思维定势。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抓廉政文化建设没有必要,对腐败现象,加大查处力度就可以解决问题;有的认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会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2、组织有待细化。虽然按照要求,抓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全党的“共同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委必须把廉政文化列入“正规”议程;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纪检、组织和宣传三家要既通力协作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部门“大宣教”合力的示范作用。而实际上,经常是纪委一家在单打独斗,有关要求和实际操作相脱节现象依然突出。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人包括党政机关许多部门负责人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抓廉政文化建设是纪委的事,和他们不大相干,参加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许多人认为是纪委下任务,总是被动接受或以经费缺乏为由进行推诿,有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完联席会议之后也就算完成了任务。抓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关机制问题实际上成了纪委部门一厢情愿的事情,并没有纳入各部门工作机制范畴里。

3、结构有待完善。当前廉政文化结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表现在:一是与道德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廉政做为一种为官之德,廉政文化是道德文化并没被人们普遍认同。廉政文化受到腐败文化的挑战,出现了“笑廉不笑贪”、“好的不香,坏的不臭”等扭曲现象。反腐败斗争中“腐败文化”的滋生和蔓延,为培育和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树立一种反腐倡廉的公民文化产生了无形的障碍,二是忽视与政治文化建设相交融。廉政文化建设并没有与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主要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廉政文化应该是一种法治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用传统道德加以规范与感召,又要与法制建设相融合,以法制化建设的高要求保证其质量。三是与从政环境建设有偏疏。从目前各地开展的廉政文化活动看,参与主体往往是群众,这可能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本身并不掌握公共权力的人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而其在外围所做的种种努力,却很难对掌握公权的公职人员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细究原因主要缘于当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格局为“五进”,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但是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看,都还要补上关键的“一进一”——进“机关大院”。否则,廉政文化建设就会出现外动内静、下动上不动的不良局面,也就会失去感染力和号召力,因为廉政文化是直接为政治建设服务的文化。在“廉政”二字中,“廉”是基本要求和应有特征,“政”是主体和根本目的。“廉”为“政”服务,“政”因“廉”长存,这是“廉政”的真正内涵。廉政文化建设实质就是要优化从政环境,重点是抓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建设。

二、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廉政文化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符合反腐倡廉工作从根本抓起的发展方向。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部门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建设旨在廉政,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优化廉政环境,在于促进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于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2、加强领导,进一步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建立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是保证廉政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着力推进。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严于律已。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宣传、文化、广电、学校、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全党全社会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

3、深化研究,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从广大干部创造的经验中汲取理论研究的营养;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廉政课题的研究,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面和影响面,切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

4、发挥现有各种阵地和载体的作用。如各地普遍建设的政务、校务、厂务、村务公开栏,在网络上开设的廉政网站,纪检监察刊物等。通过这些阵地,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我们不仅要利用好这些阵地,还要利用好行之有效的廉政文化载体,如“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做反腐倡廉报告,开展反腐倡廉征文和文艺汇演活动,征集廉政公益广告、漫画和廉政对联、廉政格言,发手机廉政短信等,同时还要与政法部门密切配合,充分运用各种法制宣传载体,拓展廉政教育的内涵,扩大廉政宣传的影响,营造守廉、尊廉、崇廉的浓厚氛围。

5、努力创新,打造廉政文化“特色产品”。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内容和载体等方面都有待于深化和拓展,发展空间和潜力还很大,要充分种用网络条件,建设廉政文化网或开设廉政网页等。创办廉政画廊、廉政文化室、廉政书架和建立廉政电子屏幕等。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电影、录像、光碟等,用省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干部职工进行激励和警示教育,也可以系统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读廉政书籍、唱廉政歌曲、作廉政书画、诵廉政诗词、记廉政格言的活动。也要结合部门特点,努力创新工作思路,让廉政文化之风吹遍每一个基层角落,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政修养。

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党政干部和全体党员要自觉躬身实践,带头下真功,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用廉政文化来修身养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弃非分之想,不断提高思想,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做好本职工作,以优良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发动和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