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富平县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07-10-31 05:40
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近年来,富平县纪委、监察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富平为出发点,立足县情,有的放矢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效发挥了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县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组织保障、宣传引导、整合资源、载体推动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
         
           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突出主体,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搞好反腐倡廉工作,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是关键。基于这一点,县纪委在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设计上,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成效的廉政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是把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去年8月份,县纪委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自觉性。二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县纪委先后对全县100余家党政机关,60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测试,大多数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在全县通报了一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并以县安监局原副局长王某受贿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案明理,以案为鉴,砥砺品行,教育党员干部铭记廉政之要,提高自律意识。三是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县纪委先后通过召开“大宣教”成员单位座谈会,纪委领导对教育、电力、工商等重点部门作反腐倡廉形势报告等形式,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用先进的文化培育其成长,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
 二、创新载体,有效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实践证明,利用传媒等载体,把廉政文化的内容进行多样化渗透,营造春风化雨式,充满人情味的廉政文化氛围,更容易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县纪委先后开展丰富多彩、干部群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廉政文化活动。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树荣辱观,唱正气歌”演唱活动。文化局在富尔大厦举行演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前去观看,使干部群众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县文化局、教育局、国税局、杜村镇等部门和乡镇,以演唱内容为素材,录像制碟,进行更为深入的宣传。二是建设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景观。县纪委在人民路南端构筑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墙”,墙面全长60余米,内含20余幅古今名言警句和廉政漫画,图文并茂,言简意赅,融教育性与幽默性于一体,不但美化了县城环境,而且使廉政文化的具体内容以活泼幽默的形式见诸街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同时,在县城交通要道设置了百余平方米版面的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立意鲜明,引人注目,有效扩大了受教育的层面。三是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周活动。县纪委与县电影公司、县委宣传部联合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先后观看了《长征》、《信天游》等大型纪实影视片,并对“树荣辱观,唱正气歌”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节目,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进行滚动播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提高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三、拓展领域,不断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县纪委通过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使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了思想“阵地”,占领了社会“市场”,为反腐倡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结合县域实情,全县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活动。一是进机关。把廉政文化与创建文明机关、人文机关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机关单位必须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等报刊杂志,县纪委还为基层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统一制作了印有“八荣八耻”内容的工作台帐,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要求融为一体,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二是进学校。县纪委与县教育局联合,为部分中、小学校送去了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图书、杂志,在校园利用张贴廉政标语、举办廉政专栏和老师辅导讲座等,倡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廉荣贪耻的良好思想意识。三是进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县开展的“廉政教育月”活动中,县纪委明确各乡镇书记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所辖村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体观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电视片,辅导村组党员干部学习《富平县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农村的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政文化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只有搞好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干部群众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氛围,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紧贴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逐步提高,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一是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这个重要环节,始终抓住“龙头”不放。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树典范、立标杆、做榜样,不仅自身做到廉洁自律,廉政勤政,而且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亲自抓、重点抓,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建章立制,制订具体的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要进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不见成果不撒手。
二是拓展廉政文化的宣传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为廉政文化建设搭建展示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建设,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把廉政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舞台。要充分利用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覆盖面广、干部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继续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继续坚持定期在电视台主要频道播放反腐专题片,增强反腐倡廉宣传的声势和效果。
三是整合廉政文化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廉政文化建设得以持续开展的源泉。要大开绿灯,创造条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发挥各自特点,利用各自优势,弘扬廉政思想,增强廉政意识,倡导廉政道德,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鼓励文化及职业中学等部门中的文艺工作者大力创作廉政题材作品,繁荣廉政文艺创作。充分利用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反腐倡廉成果展览,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墙”的区域与规模,并把它与工程建设招投标结合起来,在宣传廉政文化的同时,又对工程建设中的阴暗面进行及时警示提醒。
四是加快廉政文化的“六进”步伐。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和自觉行动,没有群众的支持和投入,就等于无本之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社会覆盖面,加快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的步伐。要在继续巩固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做好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的工作,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形成全社会讲廉崇廉的人文环境,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全面开展。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