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关于全市公办高中2007年秋季招收择校生执行“三限”政策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07-10-31 05:41

9月中下旬,市教育局纪检组、监察室组成调研小组,对部分县(市、区)普通高中2007年秋季开学招收择校生执行“三限”政策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政策,我市今年继续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三限”政策,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切实将择校生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要按照报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一次招满。
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韩城市象山中学、合阳县合阳中学、黑池中学、路井中学、澄城县澄城中学、王庄中学、大荔县大荔中学、城郊中学、临渭区瑞泉中学等9所公办高中,走访教师、学生100余人,召开座谈会12次,查阅资料20余份。对其他县(市、区)公办高中执行“三限”政策情况进行了书面调查。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公办高中均能克服种种困难,认真执行“三限”政策,维护了教育政策的严肃性,确保了教育大局的稳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行“三限”政策的基本情况
今年秋季开学,全市各公办高中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的政策,取得了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一)增强政策观念,主动接受监督。开学前,各学校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吃透政策。开学时,将招收择校生的分数线、人数、收费标准公布在学校醒目位置,自觉接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监督。各县(市、区)将执行“三限”政策作为校长收费承诺书的一项内容,公开承诺公示;在高一招生工作中,各县(市、区)教育局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参与监督;各学校均向社会公布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监查,增强了执行政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政策。各校均公布了择校生录分线,均不低于计划生录分线30分;公布了择校生录取人数,均未超过计划生数的20%;公布了择校费收费标准,省级标准化学校三年不超过8000元,市级示范学校三年不超过6000元,农村一般学校三年不超过3000元,且都说明了收取择校费后不再收取学费的政策,在招录择校生过程中,各学校按照公布的“三限”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基本不存在线下录生和超规模录生问题,没有一所学校超标准收费。
(三)加强收费管理,规范使用资金。各学校收取择校费均能按照规定操作,实行“学校开票,银行收款,财政专户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使用”的管理办法,将所收费用全部上缴县财政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存在利用择校生混计划生、少缴钱设立小金库等问题。所收择校费基本使用在学校内部设施建设和弥补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方面。
二、具体工作中的几个特点
各公办高中在认真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创造性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一次性招生,分学期收费,缓解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澄城县王庄中学、合阳县合阳中学针对当地群众收入较低的实际,本学期开学高一择校生每生分别交5000元、6000元择校费,以后5个学期每学期再交600元、800元,三年合计8000元,既符合省上政策,又缓解了群众压力。大荔县两宜中学本学期高一择校生每生交3200元,以后每学期再交200元,三年共计4200元,同样符合政策,顺乎民情。
(二)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澄城县澄城中学今年招收择校生均收6000元择校费,大荔县大荔中学今年计划生录分线为495分,该校对中考成绩480分以上的择校生收取择校费6000元,减轻学生家长负担2000元;临渭区各公办中学均按区教育局规定,对部分家庭困难的择校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择校费。
(三)用好有限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公办高中收取的择校费应全部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或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我市各公办高中,在县(市、区)教育局的监督下,把财政下拨回学校的择校费全部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农村公办学校,近年来校舍面貌、内部设施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澄城县王庄中学、合阳县黑池中学、合阳县路井中学三年来学校固定资产净增分别达到3000万元、2890万元、2210万元。各学校均为学生提供了宽松、优雅和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学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虽然我市各县(市、区)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校很难限住人数,形成了不少的弊端,亟待加以解决。
(一)群众追求优质教育资源,造成了省标准化学校和市级示范学校超大班额现象。虽然各县(市、区)招收择校生总数没有超标,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部分省标准化学校和条件较好的市级示范学校择校生数则超过省定标准,个别学校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学校在师资没有增加、设施设备没有增添的情况下,只能扩大班额,形成了超大班额的现象,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如教师工作量加大、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安全问题凸现等问题,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解决好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一是要加大农村普通高中建设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校舍建设、内部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诸方面向这些学校倾斜;农村普通高中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取得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二是已出现超大班额的学校,要千方百计增加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的硬件设施,如教室、宿舍、食堂等,尽最大努力消化超大班额。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善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拓宽职中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去职中学习,缓解普通高中的办学压力。
(二)受各种因素制约,所收择校费不能足额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是国家为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群众日益追求的优质教育而实施的一项过渡性政策,同时明确规定所收择校费必须全部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或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择校费必须在教育、财政部门共同监管下使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平调、挪用。然而,各县(市、区)的执行情况并不能尽如人意。大多数县(市、区)财政上都要平调一部分择校费(少则20%,多则50%以上),有的用于其他学段学校建设与发展,有的则用于解决乡镇超编人员的工资,有的则作了其他用途,不一而律,但都或多或少的消弱了收取择校费应发挥的作用。建议市级各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把择校费的收取、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都予以规范,发挥择校费应有的作用,促进高中教育事业阔步发展,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打好基础。
(三)择校生数量的增加,给学校管理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大部分中考线下生,除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以外,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学习品质较差、自觉性不强、纪律涣散等问题,因而随着择校生数量的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势必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公办高中首先必须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把学生入学关,确保生源质量;其次要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要关心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让教师乐于从教,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增强后劲。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