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关系党的执政能力。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反映,也是基层干部群众遵从和效仿的榜样。领导干部是决策者。领导干部位居决策层,正确的决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所分管地区和部门的发展与稳定。
近两年,我们积极组织全县百名科级领导干部赴苏州进行“换脑”,解决“开拓”的问题。通过学习考察,引导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积极进取、求实创新,努力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来遵循,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种能力来提高。坚决摒弃和消除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瞻前顾后、踟躇不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急躁冒进、盲目蛮干的思想观念,为正确决策筑牢思想基础。领导干部是排领头雁。领导的言行举动对基层干部群众的影响极大。为此推行了工作日午餐不准饮酒及工作日内不准打牌娱乐制度,进行“醒脑”教育,解决“务实”的问题。在城区各大酒店悬挂警示牌,实行个人自律和纪委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此项制度的实施,既有效地制止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歪风,又防止了带“酒”上岗,带“倦”上岗,使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把有效的时间实实在在的用在工作上,把有限的精力扎扎实实的用在干事上,维护了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促进全县上下风清气正、勤政高效。
领导干部是权力的行使者。领导干部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正确把握权力的尺度,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定期组织15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华山监狱接受“洗脑”,解决“清廉”的问题。通过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法纪意识,强化权利和义务观念,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心、履其责,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慎重用权、廉洁从政。营造良好的家风,建设高效的行风,培养健康的友风,教育家人、亲友、工作人员共同拒腐防变。
领导干部是管家。能否管好所分管地区或部门的人和事,在于领导干部是否能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我县坚持推行县级领导及县级部门包村联乡制度,引导“健脑”,解决“为民”的问题。鼓励和要求领导干部常到基层中去,常到群众中去,帮助基层落实政策、解决困难。多调查、多研究、多思考,勤于用脑、善于动脑,让思维活跃起来,使头脑健康起来,促工作实在起来,坚持听民音、察民情、顺民意、平民愤,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领导干部是公仆。坚持正面典型引路,倡导“净脑”,解决“尚荣”的问题。每年“七.一”前夕,经过评比筛选,宣传表彰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和成效突出、行风端正的县级部门,在全县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解读光荣的含义,自觉接受典型模范的熏陶,净化心灵,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切实履行公仆职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实际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
以领导带动同志、领导影射家人及亲友,促进全县作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确保作风建设活动的高标准、严要求,长期性与实效性,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华县纪委 李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