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的措施和政策,目前在各类影响投资环境的事件中尤以“公路三乱”最为突出,且影响最为恶劣、那么为什么“公路三乱”会治而复发,久治难愈?如何从源头上治理“公路三乱”?我想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治而复发、久治不愈的原因
1、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一些部门职工工资和聘用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是导致公路三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车辆增加迅速,保运输、保安全、保畅通的任务更加繁重,因而各涉路单位的人员也随之增加,这些人员有很多是从社会上聘用的,工资及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需要单位负担。如交警部门的协勤警数量大但工资无法保证。运政部门是自收自支单位,过去工资水平低,尚未能维持,近年来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单靠收取管理费和各种规费远远不够,更何况多数车主不会也不愿意主动交纳,只能靠上路罚款来发工资和弥补经费。这是当前“公路三乱”频发的主要原因。
2、管理体制不健全,逐级下达罚款和收费任务。罚没款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上缴后按比例返还,上缴多就返不多,因而一些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返还款,逐级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款和收费任务受利益驱使在公路上乱收费、乱罚款,使公路“三乱”现象滋生蔓延,治而复发难以根除。
3、全局意识差,服务观念不强。一是一些涉路单位的领导缺乏大局意识,对“公路三乱”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仅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纵容庇护公路三乱现象,二是我们的涉路执法人员缺乏服务意识,面对违章车辆、不纠违、只罚款,以罚代管便得“公路三乱”屡禁不止。
二、治本措施公路三乱问题由来以久,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狐立的、偶然的社会现象,治理“公路三乱”,必须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认为要想根治“公路三乱”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扎实加以落实。
1、定编定员、保障工资经费。而对新时期新的公路管理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对涉路单位定编定员、实行竞争上岗,坚决辞退一部分社会聘用人员,二是将履行政执法的单位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工资由财政供养,罚没款全额上交财政,做到工资经费落实到位。
2、严查变相下达收费和罚没收入任务的行为。涉路执法单位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必须明确各部门不得变相下达收费和罚没任务,一经发现,必须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和部门领导的责任,发挥惩处的警示作用。
3、加强宗旨意识教育。各涉路单位的职责是保障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为经济发展保架护航,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辱感。通过教育使我们的涉路执法人员明白“文明执法光荣,乱收乱罚可耻”,自觉抵制公路三乱。
4、加强对上路执法行为的监督。各级纠风部门要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负总责,要加强巡查,及时处理公路三乱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要加强对上路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监督,对执法车辆安排GPS卫星定位系统,使执法行为随时处于监督之中,使上路执法人员不能也不敢违规执法,从管理上杜绝公路三乱。 (华县纪委 张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