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环境经济”。投资环境越好,吸引而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就会越多,经济发展就越会充满活力。近期,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我就全县投资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索。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富平县坚持把投资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积极倡导“投资者的需要就是工作目标、投资者的困难就是服务方向、投资者的赞誉就是工作鞭策”的全新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投资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全力打造投资“热土”、发展“硅谷”和经济“洼地”的综合效应。一大批投资者纷至沓来,掀起了富平招商引资的热潮。如光宇水泥、龙钢集团富平轧钢厂、中鲁果蔬汁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富平县,富平县被誉为“浙商最具潜力的投资城市”。总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了办理效率,全县对外商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开展了“一站式”服务,实行审批事项承诺超时默认制度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通道,促进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二是集中整顿社会经济秩序。加强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制订出台了《富平县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检查行为的规定》,成立了机关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实行行政执法检查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净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三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检查和收费项目,依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了核实和精简,减少了“三乱”行为,增强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四是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由纪检、组织、人事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政府、县委各机关部门、乡镇机关的工作纪律、到岗情况明查暗访4次,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机关作风得到了切实改进。五是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委、县政府大力加强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县城建设日新月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六是切实加大基层工作力度。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二、存在问题: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富平县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但是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信用环境、执法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存在“上通下阻、上热下冷”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投资环境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较大,对待上级指示阳奉阴违,会上表态坚决,会后落实不力,造成政令不畅,影响了经济发展软环境,有的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优化投资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甚至有的时候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二)行政行为不够规范。这种问题在少数部门时有发生,服务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新上项目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难看,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要到很多单位及科室审批,周期长达几个月。二是个别从行政执法部门分离出去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真正与这些部门脱钩,企业在需要中介服务时,必须到这些行政执法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办理,且收费比其他中介机构要高,这种强制服务的行为企业比较反感。三是我县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检查、罚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反复上门检查,搞得企业不能安心经营。此外,经营状况好的企业还成为少数乡镇、单位和组织优先“光顾”的对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负担。四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比招准则更重要,否则,招来商留不住,将直接影响我县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执法环境不够完善。一些执法部门职能交叉、越位、错位、缺位现象比较严重,执法环境急待改善。县委、县政府在清理不规范文件和收费项目等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有许多与市场规则不相适应但与部门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收费项目还没有完全取消,特别是执法部门事权划分不清,重复检查、交叉收费,严重影响了我县的执法环境。不少企业领导反映他们需要拿出很多精力来应付各种检查、协调各种关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还有一些企业代表反映政府一些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措施、政策信息、收费规定和标准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定,由于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宣传力度不够,企业不知情,不了解,常处于被动地位。(四)环境理念不够先进。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投资商疲于应付。
三、意见建议:针对以上情况,经过综合分析,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认真分析现有优惠政策与周边其他县城的差距,进一步调整、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二是进一步创新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全面促进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一是不断转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观念,进一步增强亲商、安商、扶商的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快以网上政府为主要载体的政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网上行政,如网上招商、网上审批、网上年检等,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三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方式,建议政府推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谁招来的项目,谁负责把项目证照办好送到客商手中,并长期过问项目施工建设情况,在项目投产后要作为联系人帮助客商解决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只要项目定了点,一切手续我来办”。四是坚持政务公开,增强政策透明度,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行政措施和政策信息应以政府公告、新闻媒体、信息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告。五是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及时收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经常与企业加强联系,如定期召开企业主座谈会等形式,直接与企业家对话;县招商部门要及时召开政策说明会,让企业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权”和“知情权”。三是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切实整治执法环境。一是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认真推行检查准入制,进一步减少随意性检查、收费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形成“一切围绕经济转、一切为着经济干”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行一次投诉查实惩戒制度,企业或群众投诉执法人员有不规范执法行为等问题,经调查属实,被投诉人确有过错,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处理;四是对侵害投资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依法快侦、快破、快诉、快审、快结,决不能久拖不决;已起诉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经投资者申请,可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措施。四是进一步整治人文环境,积极改善自然环境。一是大力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建设能够凝聚人心、赢得人心、引导人心,围绕中心的强有力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上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民风、净化村风,树立新风;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努力在几年之内把农村建设成和谐文明、街道整齐、干净无污染;四是不断加强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整顿,认真清理乱搭乱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窗口治理;五是充分利用我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和文化源远流长的优势,努力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城市,给外来投资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吕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