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阐述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从加强党性修养的高度,提出了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要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党的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党风政风、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清廉的行政行为,需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就会挫伤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合力,将会弱化发展所依靠的群众基础。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正确认识手中掌握的权力。讲党性、重品行,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在廉政工作中讲党性、重品行,最重要的就是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手中掌握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为群众谋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反之,以权谋私,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和人民群众的唾弃。有的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手中有权,便可以置自己于法规约束之外,为所欲为。即使违纪犯规,别人也不会查、不敢查,这种对权力的误解,正是一些人滑向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党员干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认识到“职务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义务越多”的道理,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对党纪国法常怀畏惧之心,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廉洁高效、公正严明的党分、政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加强纪律和廉政教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才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不和谐的社会因素。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是做好廉政工作的关键。监督不是找麻烦、唱反调,更不是不信任,恰恰是为了信任的牢靠和持续,为了更好地爱护和保护干部。正是有了监督,才能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使自己清正廉洁,少犯错误。每一位党员领导和干部,都要把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关爱、一种信任、一种净化、一种保护,充分认识廉洁自律对事业、个人和家庭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行使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把自己置身于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不会懈怠,才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领导干部既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又要有“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意识。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始终坚持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自觉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时代变了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要注重实干,不赶浪头,不出风头,把心思花在抓改革上,把劲头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摆不切合实际的花架子,切实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带头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