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思想内涵,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廉政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推广,通过打造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资源
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化长河中孕育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我国最早的神话“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故事中就包含有浓厚的爱民思想和公仆意识。《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有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的高洁品行;《周礼》中的“六廉”为历世所尊奉,构成了中国古代为官从政的普遍原则;《出师表》中诸葛亮报效国家的忠诚之情溢满字里行间;李密的《陈情表》字字珠玑,孝子情怀感天动地……历史上许多廉吏的感人事迹已成为不同时期文艺作品的创作素材,许多典型形象甚至被反复塑造,如包拯的故事就以文学、戏曲、影视等多种形式流传至今。另外,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对贪官酷吏、势利小人予以批判,对勤劳俭朴、善良勇敢的人民给予同情与赞美,《楚辞》中屈原满腔热情的政治抱负,杜甫诗中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陆游《示儿》中澎湃的爱国之心,《进学解》中知识分子的担当,《三国》、《水浒》中数不胜数的英雄故事,以及继承和延续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明清小说,还有中国近当代对爱国情怀、正义之气和忧患意识酣畅淋漓的抒发,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批判是十分明确的,所释放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作用显而易见。
新时期廉政文化作品百花齐放
新时期,文艺作品百花齐放,涌现出了大批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时期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为原型创作而成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以反腐倡廉为主题,讴歌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颂扬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秉公执法的职业操守,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热爱生活的良好情趣,诚实守信的为商之道,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及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理想精神,批判和鞭挞了玷污党和国家形象的不良行为和腐败现象。这些作品取材于生活,直面现实,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塑造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崇高形象,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加强廉政文化作品的传播推广,要善于发挥各种传播手段的优势,以形成文化的合力与凝聚力,向全社会宣传廉政文艺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先进思想。近年来,各类艺术节、曲艺大赛、摄影展览等官方赛事和群众文艺活动的举办与开展,为廉政文化作品的推广和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戏曲艺术推动廉政文化建设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廉政意识的养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通过舞台演出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艺术享受与审美愉悦。
中国戏曲的形成迄今逾千年,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农耕时代,戏曲表演作为当时几乎是唯一的集体文化活动,甚至可算是一种文化礼仪,成为广大百姓一种精神与信仰的维系物。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几乎每一省一地都有各自的地方剧种,据查我国曾有360多个剧种,传统剧目数万部,即便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现存剧种已减少至260多个,但仍足以说明它为中国广大民众所喜爱的程度。
中国传统戏曲覆盖面广,心理影响深入,文化信息含量大,在不同时期对社会政权的稳固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思想内容看,大量传统剧目歌颂了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英雄豪杰,宣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人本主义,作品彰显出的悲悯情怀和对人性美的呼唤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和意义。这在传承人文精神,塑造民族性格,整合社会力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如《窦娥冤》中作者描写的窦娥夙愿,张扬的是人的气概和精神,这是人性中最不可战胜的部分;《铡美案》中,清官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表现了人们对公平、纯洁、清明的社会秩序的渴望;《杨门女将》中杨家几辈人舍生取义,誓死捍卫国土的完整和统一,民族气节喷薄而出,这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操……从广义上来讲,这些都属于廉洁价值理念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不断建立健全的优秀剧目生产和传播机制,使得各个剧种的剧目生产呈现异彩纷呈的繁荣态势,涌现出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俱佳的戏曲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思想内涵和释放出的教育与引导功能,可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持。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戏曲艺术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戏曲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对现实进行思考与探究,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精品,传播勤政廉政意识,弘扬社会正气,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而积极努力。(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李仲谋 刘志才 王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