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热线”类节目,是近年来广播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监督功能的一种新的直播节目形式。目前全国很多省级和地方电台都办有此类节目。渭南人民广播电台《环境热线》首开陕西省行风热线节目的先河,在全省第一家开办此类节目。七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强烈的平民化使《环境热线》与群众之间实现了“零距离”,真正体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节目宗旨。群众亲切地称《环境热线》是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连心线”。《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网》、《党风与廉政》等媒体先后大篇幅、全方位报道了《环境热线》的感人事迹,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环境热线》之所以赢得群众的信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地方党委、政府的意志与百姓心声的有机结合,是节目良性互动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
以关注民生,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桥梁的《环境热线》,一开播就高起点、规范化、制度化运作。渭南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参与办好《环境热线》节目提高到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在节目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场能够解答明确答复,当场无法解答的做出充分解释。对于需要调查的问题,实行节目督办卡制度,规定督办卡中反馈的问题要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及时处理的,必须书面说明办理情况和办结日期。同时,把各个部门处理群众投诉情况作为治理投资环境工作年度考核和部门行风评议的主要指标。
从开播至今,已先后有10多位市级领导走进《环境热线》直播室,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市委常委、市纪检委书记郝宗友多次到《环境热线》视察,亲自接听群众热线,要求各上线单位通过《环境热线》,及时发现掌握本部门、本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建议,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多数市直部门、各县市一把手没有特殊情况,都能坚持上线认真接听老百姓的投诉和咨询。渭南许多职能部门都为下属单位负责人配发了收音机,要求他们每天准时收听《环境热线》节目,对听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抓紧调查解决。
二、上线单位积极督办,电台热线追踪,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参与热情高涨
一档节目只有真心为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环境热线》节目定期轮流邀请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领导到直播室,现场接听热线,解答群众投诉。节目接到的投诉,尽管很多是噪音扰民、道路建设、停水停电、执法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等“小事”,但件件都事关群众利益和疾苦,节目部的记者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调查核实、及时追踪报道,确保当天热线,次日必回。对于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节目部记者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采访事件相关人员,积极协调督促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群众主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实现了媒体与听众、政府部门与听众的良性互动。
同时,针对听众反映的一些棘手问题,我们出刊了《环境热线简报》,及时归纳讲评节目播出情况,反映不宜公开的焦点问题,以媒体的视角,为政府提供舆情、建议,为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问题的落实率。
为了打造更为广阔、平等、建设性的参与、交流和对话的平台,《环境热线》不断加强媒体互动,预报上线情况、节目动态等。对于《环境热线》举办的一些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电视、报纸积极配合,使广大群众电视上看得见图像、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
三、创新节目形式,延伸《环境热线》触及面,栏目不断向纵深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更好地集中民智,促进渭南经济发展,《环境热线》还在原有基础上开通“市长与百姓”专栏,使《环境热线》成为沟通政情民意的桥梁。《市长与百姓》专栏,不定期有市级领导走进《环境热线》直播室,就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与听众面对面交流,促进渭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环境热线》还打破了以往由主持人与嘉宾对话到底的节目形式,在热线回复中变主持人播报为记者口播、上线单位及群众回复录音,针对热点问题与相关单位领导现场连线,同时对一些突发事件,由媒体记者现场播报,节目内容得到极大丰富,时效性强,广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节目可听性增强。
为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走进百姓中间,使节目常变常新,《环境热线》先后成功策划组织了《十部局领导与群众面对面》、《情系民生》、《大荔四月天》、《绿色洽川》、《风追司马》、《县市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等10多场高难度、大型户外直播特别节目,在活动现场设立透明直播室,邀请市上主要领导走进现场直播室,与听众面对面交流、对话,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同时,每年年底由市政府纠风办和市投资环境建设办公室牵头举办《环境热线》群众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对优秀上线单位进行表彰,鼓励先进,激励落后,使《环境热线》的监督功能得到强化,社会效果十分显著。
四、职能部门直面社会热点难点,创新监督形式,树立《环境热线》的权威性
《环境热线》一开始就确立了舆论监督的主基调,尽管我们在节目中以展示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目的,但是良好的形象是通过政府部门切实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为前提的。《环境热线》把广播节目在实现舆论监督的贴近性、播出收听的同步性、反映问题的有效性、监督效力的权威性上实现了有机统一。
在渭南,《环境热线》拥有众多的忠实听众,不管大事小事,是表扬还是批评,老百姓首先想到的是给《环境热线》打个电话。自来水跑水、下水道堵塞、电表坏了、购物遇到麻烦、孩子上学有困难……《环境热线》时刻关注着群众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困难。
随着国家民主法制进程加快,社会赋予了媒体监督更大的空间和责任,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有老百姓强烈的呼声,有自身的创新与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热线》会越办越好,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使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欢迎。(王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