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浅谈基层检察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22 09:36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内容,针对可能诱发腐败的各类风险,通过分析评估,找到风险点,建立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形成对防控工作实施“过程”和“质量”管理的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作为基层检察院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立检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立足思想教育,提升干警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举措。因此,基层检察院在实际工作中,应将科学的管理理论应用于检察机关自身反腐倡廉建设之中,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有效预防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为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提供新的视角、载体和途径。基层检察院要逐步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干警充分认识、理解这项工作,了解检察廉政风险防控的基本内涵、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和工作方法,干警在逐渐接受“廉政风险”这一全新概念的过程中,认识到检察机关实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性,自觉做到识别风险在工作之前,防范意识在行动之前,约束行为在办案之前,进而实现对检察权正常运行的规范制约和对腐败问题的超前防范,使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时的内部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二、明确监控责任,落实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落实风险监控责任。基层检察院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确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及运行程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类风险进行系统防范管理。按照检察长、分管检察长、各部门负责人、一般干警四个层级,将不同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的监控责任,落实到全院具体的岗位和每个干警身上,逐级签订风险点监控责任书,细化监控责任链条,确保每一个风险点有人抓、有人管,逐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风险监控责任体系。
排查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点是指检察人员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就是通过查、防、控三个环节在检察机关建立以人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新机制。针对检察权的配置和运作特点,以检察权、人财物管理权相对集中的部门为重点,从梳理办案流程入手,逐一查找各个办案环节的风险点,并延伸到检察事务工作。要充分发挥违纪违法案例教育警示功能,抓住以案谋私、以权谋私案件高发、多发环节,深入查找案件背后隐藏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风险,增强排查风险点的实效性。
落实个性防范措施。基层检察院要把重点岗位个性防范管理措施作为开展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对自侦案件的监督制约。要在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坚持在保证办案质量、遵守法定程序、注重办案效果的前提下,注意把握好办案形势、重点和力度,确保办案工作平稳健康发展。还要加强对线索管理和初查的内部监督制约。落实案件回访制度,加强对“三类案件”中扣押、查封、冻结款物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诉讼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坚持经常性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司法不公不廉的监督。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力争使干警在执法过程中少发生过失、少发生过错。加强内部办案环节之间的制约,突出强化对案件受理、初查、撤案、不批捕、不起诉、采取强制措施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定期进行案件质量评查。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侦查监督、公诉、反贪、渎职侵权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内设机构,要分别按照各自规定的案件质量标准,拟制“案件质量评查卡”,实行一案一卡,一案一评;强化人财物管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先、晋职等方面规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检察装备、警用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同时,要积极开展风险点防范管理督导,使各内设部门把风险点的防范管理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避免重工作实效,轻风险防范的倾向。
 三、围绕检察业务,构建科学风险防控机制
完善干警职业教育防控机制。把岗位廉政教育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考学机制,确保人人参与,切实增强干警从本职岗位出发,积极防范岗位廉政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个体到整体实现对岗位廉政风险的有效防控。 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党性党风教育,确保党的纯洁性,确保干警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四个在心中”。落实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认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官职业道德。
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立足推动各项检察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各内设部门要全面梳理科室职能、岗位职责,达到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任务完成更加顺利,日常考核更加公平,使风险点防范管理真正成为促进干部职责履行到位的重要抓手。同时还要进一步细化风险责任追究,实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领导、具体岗位的四个层级的责任区分,形成清晰明确的、系统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健全风险苗头处置机制。对干警履职中出现的风险苗头,通过检务督察通报、风险考核意见书等形式,及时向有部门和个人发出预警。运用警示提醒、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多种预防性和柔性处置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化解风险,避免问题演变成违法违纪行为。健全干警违法违纪行为处置机制。加大对举报件的处置力度,对于经调查确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依照党纪政纪,坚决从严处理。对当事人所在部门进行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并取消该部门当年目标责任考核、公正廉洁执法先进单位参评的资格。注重发挥治本作用,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钟长鸣。针对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完善风险点监控措施,加强风险点监控力度,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制定规范化建设长效防控机制。要在规范化建设中贯彻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理念,办案部门要通过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靠执法的标准化和程序化,建立和完善以流程管理为先导、监督制约为手段、质量控制为目的的业务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公正廉洁执法。针对容易发生执法偏差的案件和不批捕、不起诉等重点环节,探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全面整合、细化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执法工作规范;建立完善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档案作为检察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升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形成岗位职责有标准、办案办事有规范、具体操作有流程、监督考核有依据、风险防范有明示的互为支撑、互为保障、互相促进的长效防控管理体系,为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促进各项检察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制度机制上的保证。(华县人民检察院  张拴新)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