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安全兑付到位,蒲城县于
2008年
3月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惠农资金“一折
(卡
)通”试点工作,成为全省仅有的
3个试点县之一。
2009年成立“惠农资金兑付管理办公室”,
2010年成立了“蒲城县惠农资金兑付中心”,在全县全面推行惠农资金“一折通”管理机制,使全县所有惠农资金通过代理金融机构直接转入农户账户,实现了“资金整合、程序简化、运行规范、公开透明、安全有序、方便快捷”的惠农资金管理新模式。人们形象地称“一折通”是惠农政策的“直通车”,政府与农民的“连心桥”,群众致富路上的“好帮手”。
一、基本运行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惠农资金“一折通”共涉及退耕还林补贴、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等22种,超过了省上要求的9项发放范围,惠及全县农户15.8万户,涉及惠农资金达3.6亿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蒲城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一名政府副县长和财政局长为副组长,县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信用联社等部门为成员的“一折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财政局总会计师担任,具体负责惠农资金兑付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并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充实“惠农资金兑付中心”,兑付中心设立咨询、审核、复核、兑付、督察等五个组室,负责惠农资金的发放、考核、监督、协调等工作,同时各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各镇镇长为惠农资金“一折通”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四落实”,确保惠农资金安全、公开、透明、高效运行,顺利推进。
二是规范运作程序。县上结合蒲城实际,制定出台了《蒲城县惠农补贴资金“一折(卡)通”兑付方式改革实施细则》《蒲城县惠农补贴资金“一折(卡)通”兑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蒲城县惠农资金兑付中心工作流程》《“一折通”资金发放范围》《惠农资金“一折通”发放流程》等,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纠正,确保指标、资金、结算“三统一”和服务、收支、查询“三公开”。
三是配硬人员设施。县上在各镇财政所配备了《陕西省农民补贴网络系统》软件及打印机、复印机等各项设施设备。在各镇财政所设惠农资金专管员,对惠农资金专管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四是明确资金专管。县上按照中省市对于惠农资金管理发放的各项要求,规定凡纳入惠农补贴的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由县财政局惠农补贴资金专户划拨到县信用联社及县邮政储蓄补贴资金专户,所有代发资金(包括农业、经建、社保、综合)全部由县财政局国库股转入“蒲城县财政局惠农补贴资金专户”,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
五是确保工作质量。为落实好惠农资金“一折通”,蒲城县按照“六到户”、“七不准”等工作要求,严格管理,提高质量,努力做到强化工作落实、强化工作要求、强化纪律严明的“三强化”。
在抓好惠农资金“一折通”基本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惠农资金兑付中心的服务功能,率先在全省推出“一折通”信贷担保业务,为破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支持农户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果业和教育、家庭消费等,向每户提供3万元以下贷款,这一做法得到省市肯定,已被省财政厅确定为“一折通”担保贷款试点县。截至2011年8月底,累计发放惠农“一折通”担保贷款9895万元,间接带动6121户群众人均增收580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由于“一折通”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宽,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予以解决。
一是落实成本较大。目前,惠农补贴项目达22项,政策性强,涉及农户多,程序设计复杂,要求比较高,必须经过面积核定、公示、上报,公示补贴标准、金额,补贴资金划转农户存折、发放、公示等环节,实际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各级财政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政策预期效果,因而全面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工作成本非常大。
二是部门配合协调难。惠农资金“一折通”共涉及退耕还林补贴、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22种,各项补贴名册来自林业、农业、商务等多个职能部门,采集一手信息资料和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时,由于各部门职责、规章、角度的不同,基层部门不仅要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执行,而且要根据其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采集上报相关补贴信息,加之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经办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落实政策的质量和速度,也导致部门之间步调不一、协调困难,责任难以严格落实,影响补贴资金发放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
三是政策宣传不够。虽然县上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但由于农民忙于农活、居住分散、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因此群众对惠农政策特别是“一折通”的补贴范围、标准和发放时间等不能充分了解,加之国家对惠农补贴的方式和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导致群众对惠农政策出现一些片面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是补贴网软件不尽完善。软件数据格式间无法进行转换,并时常出现网络运行不稳定,加之数据一年一变,量大面宽,数据信息录入工作量大。根据上级要求,必须按时保质进行上报,这给基层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加重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三、思考与建议
一是增加惠农补贴工作经费。由于补贴的种类较多、规模较小,且每项补贴项目都要按程序严格进行,一方面需要依靠村级干部的全力协助,另一方面需要银行部门的大力协作,更需要基层做大量的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目前各项补贴都是只有补贴政策,而无工作经费,但为了落实好惠民政策,县乡两级都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千方百计落实工作所需经费,但村级干部的工作报酬较低,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议能够适当考虑专门安排惠农补贴工作经费,以缓解县乡惠农补贴工作经费压力。
二是强化部门协调,完善管理。惠农补贴工作涉及部门众多,在财政部门内部就涉及农业、经建、社保等多股室。建议先内后外,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统一执行。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协调作用,各涉农部门要同财政部门沟通,制定可行性操作办法,补贴名册必须符合“一折通”的发放要求。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协议履行义务,保证惠农资金安全、有效、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到位,让群众明白,是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对国家惠农政策的认识,扭转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讲解。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给补贴对象免费发放《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折通”实用手册》,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标语、宣传单、图册等多形式、多途径,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
四是完善网络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建议上级财政部门能够与软件公司进行沟通,结合实际完善陕西省农民补贴网软件及时更新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数据输入和管理提供简捷便利的方法,减少基层人员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能。(蒲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习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