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水县把投资环境建设作为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招商引资、确保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采取多种措施,规范从政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投资置业环境。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为改善投资环境提供组织保障。各乡镇、各部门,始终把投资环境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能定期、不定期研究和解决投资环境工作中的问题,制定投资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二是实行特派员制度。县治理办向县域内重点企业和项目派驻了20名特派员,各特派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每周最少到派驻的企业或项目单位进行一次现场监督和动态监督,了解生产经营或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或项目给予解决。
三是推行提示挂牌制度。对重点企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在其醒目处进行挂牌,要求全县各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推动了部门和行业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是检查收费报审备案。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对企业、在建项目和工商经营户实施检查,除安全检查、消防外,必须向县治理办申报备案,否则一律视为乱检查。
五是遏制不正之风。在深入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和减轻企业负担等专项工作的同时,开通了“书记县长专线电话”6186500,畅通监督投诉渠道。
六是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全县范围内实施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建设七项制度,并对开展部门进行统一评估,使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较好地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
七是推行督促检查制度。县治理办定期对各部门投资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其限期纠正,并将纠正情况向县治理办书面报告。
八是不断改善市场环境。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工作为契机,加强水、电、路、讯、绿化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工商、公安、环卫等部门针对市场中存在的欺行霸市、假冒伪劣、随意摆摊、乱停乱放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开展了专项清理。经过一系列整治活动,全县大部分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了改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率不断上升。 (白水纪委 王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