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来我们大家共同围绕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听了多位专家和领导的授课,学有所得,思有所获,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为什么,因为即便只是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只要学习了,仍然有可能在见识上、理解上、境界上发生变化,这两天的学习也许就让我们很多人进步不少,在这几天里我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自己思考,也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在这里就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总体来讲,我的收获有三,启发有二。
收获一:廉政是一口钟,天天要敲。人性分两面,有一面就是劣根性,贪婪自私是人类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阴影,放任自流极端任性就会让人类社会蜕化回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这种情况就像是逆水行舟,一旦我们放弃了日复一日对人性的修炼,道德水准立刻就会倒退。我觉得廉政教育也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的同志觉得廉政教育过来过去就是这些道理,听过一两次就行了,不需要反反复复讲。对此,我觉得还真不行,廉政就是一口钟,天天要敲,再美妙的歌声绕梁也只是三日,警钟虽一时振聋发聩,当时大家都下了决心要励志笃行自警自省,时间久了也难免消磨了意志褪去了热情。所以廉政教育要经常搞,警钟必须长鸣,之前我们接受过教育,今天我们继续教育,今后还要坚持开展教育,接受教育。
收获二:廉洁是一面镜,天天要照。保持廉洁有两种途径,一靠自律,一靠他律。他律的成本很高,代价往往是一个干部的全部人生,仅靠组织惩戒,壮士断腕,总不是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主流,干部队伍要健康成长,离不了个人自律。潼关虽然历史上名气很大,但名人只有一个,叫杨震。他拒绝贿赂时有一句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今天我们讲要有信仰有党性,手中有权就不能任性,要有敬畏之心,要懂规矩知分寸。是人都会有不足之处,我们难免有一时疏忽一时糊涂,但只要经常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就不会把小错搞成大错,把量变拖成质变。我看《曾国藩传》,敬佩的就是他善于自省,几乎每件事都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这个人并不是聪明绝顶英武神明的能人,但就是凭着这样自己跟自己较劲,不懈怠不姑息,终于成就一番事业。曾国藩只是封建官场上的一个封建官员,他不讲“为人民服务”,我们作为党的干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更应该以廉洁为镜,天天照镜子,经常警醒自己。
收获三:规矩是一把尺,事事要量。我们在公路上开车,要时刻注意标志牌、红绿灯,该慢得慢,该停得停,时时按这些东西调整自己的驾驶,为啥,因为这些都是路上的规矩,不按这些规矩办就会出事。我们身为领导干部,大多数工作都是决策或者参谋,也就是说,都是要担责任的,既不可任性而为,也不可糊涂妄为,事事时时要讲法律,讲制度,讲政策。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里程,遇事找法、办事靠法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但是我们很多干部依然迷恋行政手段,总觉得权比法见效快,处理事情喜欢用命令代替法律,有时候就越了尺度,往往授人以柄,在网络上媒体上一放大,搞的党委政府非常被动,有的甚至就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守法依法懂规矩,是我们天天要做的功课。
以上三点,是我的学习收获,学习不仅要有收获,更要有启发,有行动,结合这几天的学习,给我的两点启发是:
其一,廉洁勤政,领导干部必须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就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好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官。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安得下心,守得住身,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其二,廉洁勤政,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接受监督。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所以,在工作过程中,我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做到办事公正,政策公开,依法用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成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干部。(潼关县政府副县长 雷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