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的一周,我有幸参加了渭南市纪委举办的县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培训班,短短的两天,抛开繁杂的公务,白天学习,晚上静思,收获颇多,感悟至深。
开班仪式上,渭南市纪委书记张建军做了题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的讲座,对渭南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党员干部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上,他指出了“教育者不受教育、执纪者不守纪律、担责者不负责任、奉献者不愿奉献”四个表现,在接下来省纪委法规室冯志文副主任的专题讲座和在富平监狱听到的在押人员现身说法等警示教育中,更让我对“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加深了体会。
记得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那么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三句话”则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是我们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基本要素。
一颗忠心——忠诚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忠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入党誓词中明确要求党员要“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无论当今社会价值如何多元、社会思潮如何多变,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复杂局面,都要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操守,要清楚地知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两袖清风——干净
“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最起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当年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而现在,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炮弹”而是名与利、得与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干净”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够敬畏誓言、敬畏组织、敬畏党纪,珍惜自己、珍惜家庭、珍惜名节,慎独自重,秉公用权,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切实筑起防线、抗拒诱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三级担责——担当
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干工作干事业,首先要愿于担责,其次要敢于担责,第三要善于担责,这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更是担当的三种境界。愿于担责,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担任职务的同时必须担当职责,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敢于担责,就是要敢挑重担、敢负责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善于担责,就是科学地担当、智慧地担当。担当不是出风头,硬着头皮蛮干,而是把责任扛在肩上,遇难不畏、见险不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下,担当精神实质上就是献身精神,就是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担,吃苦在前、甘于奉献。
四个加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除了自身的严格要求,还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严肃自觉的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一要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忠诚干净担当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二要加强学习提高,要通过学习反思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对照检查自身差距,通过学习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通过学习,绷紧作风建设的弦,持之以恒、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三要严格管理,要完善干部管理考评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广大领导干部从不敢腐逐渐上升到不能腐不愿腐的自觉境界。四要强化监督,要善用监督的利剑,让自觉接受监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使领导干部无论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都受到约束,保持共产党人的应有操守,做到政治坚定、作风清廉、事业有为。(韩城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薛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