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刘亨:坚定信念 守住底线 做守规矩的表率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13 16:5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要把懂规矩守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规矩是工作所需、事业所需、发展所需,也是一名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领导干部担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重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更要做到懂规矩、守规矩,做好表率。领导干部守规矩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真正把讲规矩当作一种责任,让规矩入脑入心。领导干部守规矩,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守住人生底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精神家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因素,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支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靠教育,靠思想灌输,靠不断的学习。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对共产主义的把握和理解水平,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周永康、薄熙来等反面典型案例上,我们看到了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的严重危害,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无数个贪腐案例说到底都是理想信念严重缺失,都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引发信念动摇,进而一步步走向犯罪。事实一再证明,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从来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体现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个根本要求上。要自觉克服形式主义,讲实话、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自觉克服官僚主义,想一切问题、做一切决断,都应站在群众立场上,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标准;自觉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要保持与党中央在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要坚信党的领导,以实际行动拥护维护中央权威。

  要始终守住底线。

  习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党员干部能否严守人生“底线”,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纪律观念的“标尺”,更是实现人生安全“不出事”的重要“标志”和“平安大道”。

  底线是做人立身之本,做事的思想根基。人生路上,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本色,不断积蓄正气,牢牢坚守底线。底线,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其线愈牢,其行愈正,其志愈专。底线,是不能突破的道德警戒线。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党员干部应该守住的底线之一。道德底线托着人的良心,谁挣脱了它,谁就会掉入罪恶的深渊。底线,也是不能触碰的法纪高压线,谁碰谁吃亏。

  底线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也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规程”。党员干部处于单位管理层,是单位建设发展的“火车头”,手中有权力,肩上有重担,身后有资源,按不按《党章》这个“规程”操作,照不照要求办事,反映“觉悟”,体现“党性”,也是党员干部是否为一名合格的党员的“试金石”。倘若,连“底线”都守不住,也就丧失了党员“资格”,逾越了身份“底线”。若再道德败坏、蜕化变质,则会身败名裂,自尝苦酒,最终会难逃党纪国法制裁。

  党员干部要守住底线,就要强化精神上的“钙”。党员干部要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学习领会党的系统理论,时刻补“钙”,使之成为立身做人,躬身实践的行动指南,成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良药”,始终做到知而后行,知行合一。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明镜高悬”,时刻警醒警惕,时刻如临深渊,时刻如履薄冰,坚持做到“言出思微过,行前否三回”,才能在执行“规程”的过程中少出或不出差错和失误,才能防止误入违规的“雷池”,跌入诱惑的“陷阱”,滑入犯罪的“深渊”。

  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我们党有近九千万党员,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全体党员。广大党员干部也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觉以党纪党规约束自己,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守纪律、讲规矩,要有敬畏意识。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尊崇,唯有敬畏才不敢逾越,唯有敬畏才能谦恭从事,缺乏敬畏就会流于嬉戏、溺于放纵,甚至玩世不恭。当前,有些人把党的纪律视作软尺子、橡皮筋,把党的规矩视作泥菩萨、假木偶,目无法纪、肆意妄为,直至触及红线才追悔莫及。毛泽东同志说,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如果党的纪律成为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党规作为必须遵守的准绳,常怀敬畏之心,常思放纵之害,时刻把纪律规矩的红线标示心头,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守纪律、讲规矩,要当好第一责任人。作为地方的领导、部门领导,不仅要严以律己,一日三省,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担当第一责任人,教育管理好“曾经的下属干部”和“身边人”。要不断提升“身边人”和“曾经的下属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引导教育他们时刻把纪律、规矩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做事为人,以纪律为准则,以规矩为准绳,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不断强化“身边人”的廉洁意识,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但自己认真遵守执行,还要反复告诫提醒“身边人”、“下属”严格落实,不请客送礼、不行贿受贿、不吃拿卡要,不假公济私,绝不越“雷池”,确保本单位、本部门廉洁制度落实到角角落落、时时处处。

   守纪律、讲规矩,要有表率意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领导干部带头违背纪律、破坏规矩,就会使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严守党的纪律,既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严守纪律规矩是职责所系、使命所需,必须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做表率,把党的纪律规矩作为必须遵守的为官准绳,正心做人,端正行事,才能问心无愧,才能终身受益,才能干成事、不出事。(潼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刘亨)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