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1日,我参加了市纪委举办的县级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班,聆听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军同志关于《强化党规党纪意识
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党课辅导,参加了关于如何贯彻落实新《准则》、新《条例》的专题讲座,观摩了潼关县杨震廉政教育基地,观看了系列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感触颇深。
古人云,“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世上的风俗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狡诈行为,终究只有忠诚厚道才能立得住脚跟;流俗总是以追求奢侈豪华为时尚,但还是觉得平淡宁静的日子才更加趣味深长。我认为,古人所说与当前领导干部的廉政要求异曲同工。“忠厚”指本心清正,“平淡”指行为廉洁,只有自身清正廉洁,不趋流俗,才能在各种思潮交织、物欲横流的当下守牢本心、为民服务。特别是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自己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自身作风直接关乎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更应该加强自身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我认为,应做到“三重”。
重学习提高。毛泽东同志少年立志,“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确保高质量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因此,领导干部应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从先进典型身上学,学到真本领;学业务知识、学党纪法规、学文学著作,拓宽眼界境界,努力做一个新时期的优秀的领导干部。同时,要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辩是非、不攀比,想大事、平心态,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重信念坚守。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总开关,是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无数事实证明,背弃理想信念是腐败分子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小事细节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自觉把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自律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始终坚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真心诚意为人民,扎实苦干求发展。
重清正廉洁。公生明、廉生威。能不能保持清正廉洁,不仅关系到官德人品,更关系到事业成败。纵观中国历史,艰苦创业、清正廉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骄奢淫逸、贪污腐败,政权就会走向灭亡。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在《观操守》中讲:“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观”字,而第一位的就是观操守。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以廉为荣、以贪为耻,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时时刻刻珍惜党员干部的名誉,不忘人民的重托,做到“自重”;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经常提醒自己在教育家属、住房问题、礼尚往来、待友接物方面是否过得硬,做到“自省”;时刻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约束自己,时时汲取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做到“自警”;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振奋的精神状态,做到成绩面前不满足,失败面前不气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做到“自励”
。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圆满完成分管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刘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