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源远流长的家风家教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8 09:36

  家风家教在现今可谓是热门话题。如此大国,有多少家庭,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家风家教。中国家教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的许多著名思想家、学者主要通过家诫、家范、家规的读本集成家训加以表现。从最早见到的周公《诫伯禽》、《孔子家语》到《颜史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最为世人称道。这些家训发自肺腑、饱含殷切期望。“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养而不教,禽犊之爱也。”还有什么“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之类,无不体现家风家训的重要。可见,从人类开始,家教这个严肃的话题,就进入了万千家户,怎样教育子女,实在是古往今来最迫要的问题。

  除流传久远的家训专著,家诫、家教最常见、最大量的还存在于历代知名人物的家书中。家书作为一种文体,思想比较真实、自由,较少忌讳,能以敞开胸怀流露真情实感。他都是作书者人生羁旅的切身体验,是为人处世得失成败的经验总结,它是秘传自家兄弟姐妹、妻子儿女的,因此更为切实可行,读后更具振聋发聩之感。这些言简意赅的家书,对晚生后代无论正确做人、成就事业都有莫大助益。比如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司马光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张居正的读写为学,贵在专精;纪晓岚的慎于交友;郑板桥的养身力学并行;林则徐的读书贵在为时所用;曾国藩的勤俭自持,习老习苦;满则招损,亢则有悔;严复的勤学勿殆,和敬待人。。。。。。

  这里,仅就个人的粗浅理解,对有关家训、教育的名作谈点看法。先说《颜史家训》,他无疑是最为著名、流传最广、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专著。体系之恢弘、内容之丰富堪称家教著述的开山鼻祖、扛鼎之作。

  在《颜史家训》中,颜之推全面论述了做人、修身、教育、治家的道理和方法,虽涉及面广,但以家庭教育最为突出。特别提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勤俭教育、择友教育、劝勉教育以及切磋交流,合理解决博学与专精关系,要让孩子潜心求学,知行结合、省事知足。父母对孩子必须把爱与教结合起来,力戒无教而有爱。做到爱得其所,爱的有方,切忌溺爱和放纵。父母要威严而又慈,并要求随时、随地、随事的教,不要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做到言而不狎,爱而不简。

  颜之推尤其注重父母的以身作则,要做到身正、事正、言行正,以便言传身教。要求子女做到的事,父母必须首先做到。强调父母的性格,为人和处世之道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刻的影响。他主张家教重在潜移默化,而且认识到生活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认为一开始,就要让孩子多接触有操守、德行、有智慧才华的人,以校正他们的行为,陶冶他们的性情,告诉子女各行各业都是学问,都不可轻视,无论从事那种行业,都要身体力行,学成了都可安身立命。否则,饱食终日、空言假想,就会变成无所作为的败家子。他提出应向所有人学习,人皆可为师表,万勿夜郎自大。要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对没有查证的事物不要盲目结论。说到技能培育,则提倡琴棋书画、算数、医学、骑射都是技术,都要了解、掌握,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技能、技巧适应社会需求。

  《颜史家训》在指出家教特殊作用的同时,对家教原则,家教内容,家教目的都有具体说明。由此让子女学会自立、勤学、务实。勤俭而不吝啬,至亲至孝而为人所信。他再三强调孝是人生道路最基本的起点,是中国家庭及社会伦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尽孝和为国尽忠一样,是衡量。检验一个人品行优劣的关键。《颜史家训》的确对颜氏后裔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影响,使颜氏家族出了许多名垂史册的人才,无论在操守、才学方面,颜氏子孙都有特行独立的卓越表现。

  接下来,说说《朱子家训》。朱子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著书讲学。他是继孔子以后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著作多达2500余万字,是古代学者中著述最勤奋、最多产的作家。如他的《四书章句集注》、《进思录》,《诗集传》等都是新儒学的经典、权威之作,被当做元明后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说朱熹是理论家,但不是空有其名的理论家。他认为童蒙教育是一个人日后修身、齐家的根本。

  为此,他在学术著作的同时,还写了《童蒙须知》和《小学》两本书。

  《童蒙须知》是一本专讲儿童行为规范的书,从衣食住行到言语表达,从读书写字到清洁卫生,举凡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养成都有十分详细的规矩。比如脱下的衣服要折叠整齐放回固定之处,与人讲话言语温和,不能高声喧哗,每日要按时认真扫地、擦拭座椅,要爱护书籍,不能污损,举止要端庄、稳重等。《小学》一书,则是对儿童进行基本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它用具体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什么是人性、人伦,应该怎样修身、涵养自己的品行,怎样刻苦读书,增长自己的知识,书内引用了不少前人的警句格言,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孩子从中学习领会基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作为大学问家的朱子,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把《童蒙须知》和《小学》两书里的道理概括出来,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升华,运用极其精确、简练的语言写成《朱子家训》。家训全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明了无误的规范了人之为人的哲学信条,给如何做人划出了一条底线,既深刻而又隽永。

  在此文中,朱子最先强调是人的自律,人的克制,自我约束。作为人必须执守、遵守的基本规范、品格和责任。接着,明确指出人要努力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因为这是人之成人后必须持之以恒的基本修养和锤炼。他教导人通过禁、慎,通过实行、作为等这些具体修炼来达到人格完美。一个人,如果懂得了是非曲直,明白了何事不可做,那些事要尽力做好,他就能够脱离粗俗而走向文雅,文明。再次,家训提倡对人要尊重、宽容,如何对待有德者,对待不肖者,用道德的理性的态度,表达出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与大度。最后,他特别强调个人与社群的和睦、和谐,认为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他规范的和之道,平实深刻,在今天看来尤显重要。

  善于用切实通俗的言语讲说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多角度、 多层次加以解读与引申,《朱子家书》给人们的感受理解提供了很多的想象联想空间。这既是朱子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过人处,也是其在众多的家教、家训著述之中独树一帜,卓尔不群的关键所在。

  朱熹不愧是文坛亚圣,他只用了短短的317个字,却把人生偌大的道理讲的那么全面、那么透彻。他的家训,给予人之所以为人的十分清楚、非常明白的底线、红线,越过了这条线,又将何以为人,宽容、包容、内敛、内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孝心,做善事,见贤思齐,成为一个有高尚思想品质,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文明人。从这个意义说《朱子家训》所彰显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比宽广的胸怀,卓尔特立的价值观,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除声名显赫的颜氏、朱子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也是一部家教名作,也因其通俗流畅,易读、易记、易于普及而三百年来广为流传。虽说全文也只有500余字,却很好的总结了古代以修身、齐家的治家之道,如其中“自奉必须俭约”“一粥一饭,当思来初不易”的节俭持家的主张,以及“见富贵而生谄容最可耻,遇贫穷而作娇态贱莫甚”“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的待人接物观点,以及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等,这些话在现在听来也不无道理,也仍可作为借鉴。朱柏庐一生未曾做官,一心一意沉潜于研究学问。为人为文,为世所称道。

  以上所举历代名人家书中的家教,家训,以及如颜、朱流传有序,自成体系的家训名作外,还有耳熟能详、影响很广、很大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著作中也不乏家教、家训类型的经世致用、兴国治家、教化民俗的言论。如《三字经》,即便是不认识字的文盲,只要听了背了《三字经》,亦可从中获得不少文化知识。因此在明清后被增补,修订、注释、翻印,被译成满、蒙、英、法、拉丁等文字,其影响已超过国界。被誉之为古今奇书,袖里通鉴纲目。他除给人以历史、地理、社会等知识外,在一千余字的篇幅内,更有诸如“人之初”,若不教“性乃迁”长大后能不能成才,“少时”可以看出:“香九龄”“融七岁”“幼不学,老何为”?“昔孟母,择邻处”,“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亲师友,学礼仪”,等,这些语浅意深的句子,说明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以及后天培养、教育的必不可少,而且对父母、对师长都有警示和要求。懂得尊重师长,刻苦学习,勤俭节约,互相谦让,凡此种种做人处事的道理,至今仍不失为很好的借鉴。

  再看贾存仁修订后的《弟子规》,它是由宋代的朱熹上举的《童梦须知》一书改编而成,改编者李旈秀,其中心思想是根据《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段话而加以阐明发挥。《弟子规》顾名思义,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从侍奉父母、尊重师长,到为人处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严格具体的要求。犹如一部比较完备的古代的青少年、学生守则。其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需敬听”,“出必告,返必面”“凡出言,信为先”,“见人善,则思齐”等,这些话放在如今,仍然适用。

  末了说一下《增广贤文》,它属于一种格言谚语的汇集,有书籍、文献中的名言和警句,有民间流行的土语与俗话。因为简明通俗,押韵,好读好记,所以能以在民间迅速、广泛流传。即使广大农村不识几个字的,也有不少人可背诵书内许多有名的句子。今天的青少年也有不少人背得出“光明似箭,日月如梭”,“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以及“日勤三省,夜惕四知”“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等等。这些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名句还有许多,它对于我们为人处世同样是有益的。

  从以上所举各书可以看出,历代的启蒙教育,都把立德作为一切之本,其次才是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提倡刻苦的学习精神。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我想,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必须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要去其糟白,取其精华,而不是完全照搬。家风家教,尤其是古代的,都需要深入正确的领会实践。但首先是传承,不仅是古代,现当代的好的家书中好的家教,家训也要继承和发扬,如苦心孤谐,呕心沥血的《傅雷家书》等,就很值得一读。

  家训、家风和家规,绝非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小家稳固,大家才会稳固,只有小家和谐,大家才会和谐,所以说,无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孩子、教育下一代应该是人人关心,人人有责。首先,每一个人都应回归家的观念,从我从自己开始,从一家一户的家教开始,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家规家风。发扬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的家规家风,达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实践行动比看读比背诵更重要,更重要是的在日常生活中重温传统文化的教诲,重拾传统文化的珍宝。与其把《三字经》、《子弟规》背的滚瓜烂熟,不如把“亲师友,习礼仪”,“晨则省,昏则定”两句话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其他的再一条条实现,传播实践传统文化,但求人人行动,从我做起,不绝如缕,而不是大轰大嗡,有始无终。

  就我多年的观察体会,一个家庭,一个家长,成功的家教,会造就成功的子女,否则不当的家教,会误了孩子的一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且是无可选择的终身的课堂。太多太多的实践证明,一个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恰恰是因为其家庭的良好教育。我以为,只要全社会清风劲吹,正气昂扬,才会有家教家风的好环境,而改变、改善社会大气候、大环境,除从根本上革故鼎新,移风易俗、重整国民魂魄,改造人文文化精神外,别无他途,这在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格外重要。有了人为文化引领,科技文化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会在现实浮嚣、喧杂的社会中,不做金钱、物质的奴隶,也才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大环境,大社会、大气候治理好了,自然会产生越来越多好的、优秀的家规家风。(潼关县纪委报送,作者:李旭辰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