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我们脚下渭南这片地方,先前是被称为“天府之国”一隅的。“天府之国”这个美称在先秦以前就开始指关中平原一带了。四川盆地被学者文人叫作“天府之国”的时间,是比关中靠后了约800年的事了。渭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老祖先们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发挥聪明才智,披荆斩棘,勤劳拼搏,创造了辉煌的农耕业绩。无论古今,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便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便理所当然地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农耕精神文明。而戏曲就是渭河平原上农耕精神文化生活的卓越代表。渭南农耕曾经发展领先,借助关中这块地方独具的政治、社会、文化底蕴,戏曲艺术也就璀璨夺目了。
【一】
渭南的戏曲可谓历史悠久,若要刨根问底,先以秦腔为例,便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秦声,经过漫长历史的衍化,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明清。
有记载明末清初秦腔戏曲已在渭南各县普遍演出,乾隆年间便演戏成风,“于广阔之地搭台演唱,日唱不足,既之彻夜,男女奔赴,数十百里之内,人人若狂。一会之费,动以千计,一年之中,常至数会”。也就是这个年代渭南各地戏曲班社林立,演出频繁,戏曲名伶辈出,戏文创作丰厚。
那个时候,演出市场只讲班社,不论剧种。各县都有出色的班社。如道光年间渭北各县东路秦腔著名的四大班和八小班,四大班为大荔的潘家班、梁家班,朝邑的齐家班,澄城的许家班。同治年间渭南(今临渭区)的金玉班、德胜班、柳家班等也出类拔萃。因为每个县每个年代各个剧种都有金牌银牌众多班社,此间难以一一列举。这些戏曲班社都有名伶脱颖而出。
乾隆年间,在古同州(今大荔县)学艺多年的魏长生两次带秦腔进京演出,“名动京师”。渭南人申祥麟,幼时在渭南学习秦腔成为秦腔著名旦角。此人曾流转至武汉,悉心模仿女性举止动作和生活状态,再登台演戏则誉满武汉三镇。后加入长安著名班社双才班,以其演艺的绝技,和长安江东班社大荔人樊小惠的绝唱、周至人姚锁儿的扮相“绝色”,称为“曲部三绝”。三人并立当红长安,名噪一时。
光绪年间,蒲城人白长命习东府秦腔,工青衣花衫,曾进京演出,先在皇宫和搭六王爷歌班,后进入京师源顺和班,因演技超群,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他被列为京师23位名旦之中。又在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京师公布29位名旦挂牌展演的剧目中亦有他的3个剧目。
明清时期渭南戏曲艺术日渐发展,也有赖于一批满腹经纶有名望的文人加入。他们或是痴迷戏曲,或是仕途失意等,虽原因各异,却潜心创作了大量的戏曲剧本,推进了戏曲的发展和提高。明朝戏曲作家合阳人王异,年轻时欲谋仕途,屡试不第,遂改名无功,开始戏曲创作,著有传奇7种,其中《弄珠楼》为代表作。合阳人李灌,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人称才子,居家30年致力于传奇戏曲创作,计有30余种,如《煤山泪》《黑山记》等。王异、李灌两人的戏曲作品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蒲城人崔向余创作了《碧玉钿传奇》。尤其是渭南人李十三(据《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记载,李十三名鹏,字林一,号秋岩,家乡华阴饥荒,流落到渭北小钟村安家落户、生息、繁衍,人丁兴旺,他排行十三,人称他为李十三,从此村以人名。)的十大本,流行三秦,其中《春秋配》曾轰动京华,风靡全国。1949年后,《万福莲》被省上名编剧改编为《女巡按》,戏剧大师田汉又将其改编为《谢瑶环》,在全国演出。还有李十三的《火焰驹》被拍成秦腔艺术片,传播全国。这里仅举了几例,有文献记载渭南文人雅士有创作成就的多如群星灿烂,创作的戏曲剧本彪炳史册。
【二】
渭南戏曲为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重大贡献。渭南是中国戏曲艺术生息、繁荣的原生地。这里先前唱的秦腔叫东府秦腔、东路秦腔。因为其古老,有的干脆称为老秦腔。到了1949年,富平人王绍猷先生写了本《秦腔纪闻》,这本书是公认的戏剧志和戏剧史研究权威著作,在戏剧理论界影响深远。先生在著作里根剧自己严密的考证分析和理论探讨,把东路秦腔称为“同州梆子”剧种。它是在以古“同州”、朝邑,今大荔县为中心的关中东府10余县起源并开始流行的。这个研究成果、定位定名从此被官方和涉戏各方认可。
翻开史页,东路秦腔也就是同州梆子起身早,当他出生初长成,便从出生地出发一路前行,向四方传播。明万历年间,同州梆子曾被陕西盐商、木商带至扬州演出。崇祯年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大荔和蒲城之间的孝通练兵时,曾以同州梆子为军戏,遂传播到湖广、江浙和中原各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出现了红极一方的同州邹邑班及白牡丹、黄菊花等名伶并晋京献演。康熙、乾隆年间,川陕总督年羹尧、岳钟琪也曾以同州梆子为军戏,随军带至四川,后又带至西藏。乾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晋京演出,在秦腔戏曲活动史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魏长生再次入京搭双庆班,因演出《滚楼》一剧,轰动京师,“观者日至千余”“士大夫亦为心醉……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一时歌楼观者如堵,而六大班几无人过问”“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这成为当时北京戏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原来京腔六大班,几乎控制着整个北京戏曲舞台。魏长生的演出,京城的舞台也变成“京秦二腔同时演出”。这一结果它标志着同州梆子戏时代的到来。后来魏长生南下扬州、苏州和四川演出,南下后,怀揣绝技且誉满京师的他照样轰动了属于昆曲统治区的扬州和苏州,使“昆曲顿为减色”。
经过专家考证的历史事实是,魏长生是一位典型的同州梆子演员。他上京下江南唱的都是同州梆子腔。魏长生曾在大荔学演同州梆子17年之久,为他后来轰动京城剧坛奠定了基础。外地人只知“秦地”这个宽泛的大地域名称,不知有同州,所以称魏长生唱“秦腔”也许无可厚非,然而用现代人概念中的“秦腔”来代替历史上的“同州梆子”那就是一个大错误。正是由于有魏长生这样一批又一批著名的艺人,他们是同州梆子伟大的创造者,又是伟大的实践和继承发展者,从明万历至清乾嘉年间他们把同州梆子推向了鼎盛,使同州梆子成了戏曲界一极。同时在和昆曲为首的“花雅之争”中,同州梆子领头的地方戏曲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同州梆子如同种子一样,同流播区域的民风民情结合,发生变异、分离,在当地开花结果而本地化,它们带着母体的基因生成了新的戏曲品种。只要细心看文献并缜密思考,就会发现同州梆子逾太行而入山东,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关后到河南为豫西梆子、南阳梆子、祥符调等,加上山陕梆子本同源,从母体分离出蒲剧变异出了晋剧和山西北路梆子,又催生了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各种梆子剧种。正是同州梆子戏曲的出现,也正是一代代同州梆子艺术家才造就了那一段梆子戏的繁荣和今天梆子戏众多的梆子剧种。同州梆子是梆子戏系统里各剧种的共同祖先,它为繁荣中国戏曲作出了巨大贡献。
过去说秦腔是梆子戏的鼻祖,更精准地讲的确应是同州梆子,这是中国戏曲史上应勘正的一段历史。同州梆子是中华戏曲宝库里不可多得的珍宝,后来因为秦腔大幅度改革,同州梆子积极向关中中路秦腔靠拢而作出了新的贡献。也因各种原因,它虽孕育了多个梆子剧种,作为一个古老剧种的本体自身却渐渐走向式微。(崔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