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画面中一半是鸟巢,一半是冰丝带,交相辉映。 (资料图片)
2008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心声,让北京与世界的心跳同频。
2022年,“一起向未来”,奥运圣火将再度点亮北京的夜空,成就奥林匹克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十四年弹指一挥间,北京乃至中国,已发生了时代与时代的跨越。而这一切,印刻于纪实影像之中,也沉淀在中国人的生命里。
1月14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在CCTV-9纪录频道与观众见面。该片聚焦“双奥之城”北京,讲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与奥运会之间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两次申奥办奥是如何滋养北京并持久影响中国的。
一个个普通人的奥运故事里,有对梦想的追求,有对热爱的坚守,也有责任担当
雪面上,一支特别的滑雪队飞驰而过。
他们又稳又快,却不是运动员——他们的对手是时间。
这是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生战队。
高山滑雪项目中,运动员最高速度可达140千米/小时,受伤率接近15%。一旦发生伤情,通常较严重,有些甚至会危及生命。这要求医生既要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又要掌握过硬的滑雪技术,才能快速抵达现场展开救治。
为了冬奥会,早在2018年,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十几家医院的40多名医生,共同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
2008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锐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夏天——作为场地医疗人员驻守在北京奥运会的赛道旁。运动员的汗水、既痛苦又兴奋的庆祝场面……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意识到医者仁心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意义。
14年后,李锐再次找到了服务奥运的支点——成为一名滑雪医生,为高山滑雪项目提供医疗救援保障。
拿了三十多年手术刀的李锐,走出医院打磨起滑雪板来,也有模有样。在不能滑雪的季节,他也坚持轮滑训练,保持体能和对滑雪的感觉:“我的朋友圈里就两个东西,一个是手术,一个是滑雪。”
根据国际雪联规定,在高山滑雪赛场,一旦运动员发生受伤事故,救援医生必须4分钟内赶到现场。在现场处理伤情并将受伤运动员转移出赛道,也仅有短短15分钟。冬奥会期间,赛道上每隔100到200米会设立滑雪医生站点,赛场还配备了救护车和救援直升机,就是为了争分夺秒,保证救援速度。
滑雪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是要在坡度70%左右的高山专业赛道上熟练滑行,更要能在光滑的赛道上随时停住。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们开始接受急救知识和滑雪技能的双重培训。一天训练6个小时,连续四周,如此高体力和脑力的训练已经持续了四个冬天。
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会。因此,《从北京到北京》选取具有代表性、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普通人,拍摄他们在冬奥开始之前的日常生活工作,梳理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与个人的紧密勾连。
“五届奥运会20年,从7岁到36岁,它始终是我奋斗的目标。”
熟悉的冰面,优美的滑行动作。2021年1月22日,随着首次制冰成功,国家速滑馆迎来了第一位试滑者,她就是速滑前世界冠军、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
7岁开始接触速度滑冰,王北星以运动员身份曾参加过三届冬奥会,索契冬奥会后,王北星选择退役。2018年,她首次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参与平昌冬奥会。如今,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冬奥组委速度滑冰竞赛主任,她开启了第五次冬奥之旅。
《从北京到北京》中,还可以看到速滑馆制冰师、大学生志愿者、雕塑艺术家、大学教授、小学体育老师、媒体记者等许多普通人的“双奥”故事。这些故事里,有对梦想的选择,有对热爱的坚守,也有责任担当。他们的故事描绘出一幅全民迎冬奥的现实长卷,深刻诠释了人人共享、人人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从“无与伦比”到“新标杆”,既是中国兑现承诺、不断自我升华、快速发展的过程,更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过程
《从北京到北京》的画面中,人们看到了因为奥运两次“变身”的首钢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从山到海”,将钢厂自京西石景山搬到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成功后,首钢园“从火到冰”,对工业遗存进行更新改造,曾用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曾经辛勤工作过的精煤车间,成了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矗立在群明湖畔的原首钢电力厂冷却塔,将见证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精彩。
自2017年8月来这里考察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时时把首钢园区挂在嘴边,把这里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俭办奥理念的典范,称之为“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还让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如果说曾经首钢的搬迁,是北京在看齐“奥运标准”,如今首钢的华丽转身,则是北京在领跑“奥运标准”。
从2014年底全票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到平昌冬奥会开幕之际颁布“新规范”,国际奥委会努力让奥运会变得“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中国源源不断地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着中国智慧。
《从北京到北京》中,展现了中国在筹备奥运中涌现出的许多“中国方案”“中国技术”。
“35岁到40岁是干鸟巢,50到53岁是干速滑馆。”李久林,国家速滑馆总工程师,也是十几年前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总工程师。
鸟巢设计理念新颖,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在建造鸟巢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李久林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数十项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
李久林回忆:“建鸟巢那会更多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时很多人怀疑我们,认为中国人建不了鸟巢。但最后我们大家穷尽智慧建造完成,中国人就要有这种志气!”
如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开创了首次国产高钒封闭索的应用,打破了国际市场的垄断。场馆内,1.2万平方米的冰面是世界上首次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低碳绿色运动场馆的样板工程。
李久林说:“鸟巢是我们技术史上的光辉篇章。这一页过去后,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是我们新的起点。我们希望在冰丝带的工程上,在绿色、智慧和环保上实现新的目标,树立新的标杆。”
首钢老工业区的两次“变身”,鸟巢和冰丝带的“传承”,正是中国筹办奥运“中国方案”“中国技术”的典型缩影。从北京到北京,从“无与伦比”到“新标杆”,既是中国兑现承诺、不断自我升华、快速发展的过程,更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过程。
当马拉松火遍大江南北,当冰雪运动走出山海关,追求健康体魄与精神,成为平凡你我拥抱奥林匹克的最佳方式
冬奥会,可以与你我有关吗?
《从北京到北京》中,讲述了一群冰球少年的冬奥梦想。
数九寒天,大山深处的北京延庆区珍珠泉乡珍珠泉村冰封大地。村南蜿蜒的菜食河冰面上,孩子们挥动冰球杆,快如飞鸟。
在仅有约40名学生的珍珠泉中心小学,借助冬天门前封冻的天然河流,不仅实现了全员上冰,还组织了一支球队。
一个偶然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师赵纪生来这里开始训练孩子们。一位老教练,一群孩子,在天然河面打造的冰场上,就这样开始练起来。
去年5月,北京市中小学冰球联赛开赛,“珍珠少年”们受邀参赛。那不仅是孩子们第一次参加比赛,还是很多孩子第一次来到北京市区。虽然比赛失利,但孩子们并不灰心。“我和他们说,这次比赛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失败不可怕,自己进步才是最大的成功。”赵纪生说。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中国立下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如今这一目标实现了吗?在冰上快乐运动的孩子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一年后的这一天,也成为中国的全民健身日。当马拉松火遍大江南北,当冰雪运动走出山海关,追求健康体魄与精神,成为平凡你我拥抱奥林匹克的最佳方式。正如片中新华社记者汪涌所言:“这种体育观念的冲击,还有这种体育生活化,是北京奥运会留下最好的遗产。”
“拉龙”、“大风车”、“穿山洞”……社区文化广场上,一支头戴头盔、脚蹬轮滑鞋的轮滑队“操练”起来。一组组整齐的动作,引来场外观众阵阵喝彩。当队员摘下头盔和护目镜,露出满头的银发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他们是一群“爷爷奶奶级”的业余高手。
为迎接冬奥会,冬奥组委将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设置为冬奥社区,成为宣传奥运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全民参与冬奥的示范窗口。
这群“爷爷奶奶级”的业余高手,来自2012年成立的石榴花轮滑队。这是一支有6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队伍,凭借高难度的花样动作,成为冬奥社区的一道风景线,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丝毫不输年轻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体育强国,就需要让老百姓们都“动起来”。今天,个人梦、冬奥梦、体育强国梦正在汇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2008到2022,从北京到北京,中国不断探求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在对人类优秀文明的传承与解读中,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实现着对接、互补和升华。
2022年冬奥冰雪盛会,是中国再次向前跨越的起点。疫情依然肆虐的今天,世界更加需要奥林匹克。北京,正在铺开自己的答卷。14亿中国人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