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惠敏莉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剧场演出《杨门女将》。 受访者供图
她是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等诸多舞台艺术重量级奖项的获得者,也是百年戏剧名社——西安易俗社唯一的女性“掌门人”。多年来,她带领剧社团结一心、排除万难,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的传承之路。她,就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西安易俗社第18任社长惠敏莉。3月3日,惠敏莉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成为我省第5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现场,惠敏莉感慨万千,过往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攀登之路 勇者不孤
生长在黄土高坡的惠敏莉自幼爱唱爱跳。5岁时,父亲教给她秦腔经典剧目《三滴血》中的唱段,在无形中开启了她与易俗社的缘分。1982年,年仅11岁的惠敏莉考入陕西省黄陵县戏剧学校,开始了学艺之路。13岁时,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观看她的演出后,称她是“陕西戏剧的希望”。田华肯定的话语给了惠敏莉莫大的鼓励,坚定了她“要唱出个样样”的决心。
18岁那年,惠敏莉凭着扎实的基本功考入秦腔殿堂——西安易俗社。多年的梦想成真,惠敏莉激动不已。她就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拼命地吸收艺术养分。每天天不亮,惠敏莉就来到排练场,舞枪弄棒、练习唱腔,乐此不疲。身上的练功服经常湿了又干、干了再湿。这个面容清秀、刻苦努力的女孩让前辈们眼前一亮。
“易俗社的前辈艺术家有个共同点,便是对秦腔表演的赤诚热爱与认真对待。”惠敏莉回忆,“在这个秦腔大家庭里,我先后得到常警惕、肖若兰、全巧民、姜云芳、康兰、王芷华等戏曲名家的言传身教。从眼神、手势到唱腔,前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受益终生。”
凭借自身的灵气以及谦虚、勤奋、好学的品格,惠敏莉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1994年,进入西安易俗社的第5年,惠敏莉第一次主演秦腔折子戏《新断桥》。针对秦腔以唱为主的情况,她运用了不少鲜见的表演技巧,将白素贞这一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给当时的秦腔舞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自此,惠敏莉开始在秦腔界崭露头角。
2009年,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中,惠敏莉凭借《柳河湾的新娘》一举夺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此后,她又获得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等全国戏剧大奖,一跃成为秦腔表演艺术的新领军人物。
40多年的舞台历练,让惠敏莉形成了独有的艺术表演风格。在她主演的《花木兰》《杨门女将》《梁红玉》《昭君行》《三滴血》《火焰驹》《党的女儿》《织梦人》等60余部本戏、折子戏中,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王昭君、贾莲香、黄桂英、田玉梅、赵梦桃等众多性格鲜活的巾帼形象令人记忆深刻。
传承经典 培育新人
在《我与易俗社》这篇文章中,惠敏莉深情地写下“作为易俗人,身在易俗,心在易俗,更要深究、细研易俗”。
20世纪90年代,和大多数国有戏剧院团一样,西安易俗社面临生存危机。人才流失、待遇微薄、前途渺茫……面对未卜的前景,惠敏莉也曾于无数个夜晚陷入深思。最终,她下定决心——“哪怕剧社只剩我一人,我也要唱下去!”2009年,通过竞聘,惠敏莉成为西安易俗社社长,著名秦腔剧社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社长。
担任西安易俗社社长后,惠敏莉专心致志,致力打造精品剧目,一心要将剧社重新发扬光大。“弘扬和传承离不开文艺精品的打造,因为文艺精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最好方式。”惠敏莉说。
在惠敏莉上任后的这些年里,西安易俗社复排上演了《三滴血》《火焰驹》《双锦衣》等50多部原创剧目、《白蛇传》《金沙滩》《双官诰》等多部秦腔经典剧目。“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当《三滴血》中那些众人耳熟能详的唱段在舞台上再度响起时,观众的热情在瞬间被点燃。台上台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壮观的“大合唱”。
在复排经典剧目的同时,惠敏莉还带领剧社人员创排了《秦腔》《易俗社》《党的女儿》《昭君行》等多部精品力作。这些优秀剧目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百余个奖项,极大提升了秦腔艺术和西安易俗社的影响力。
精品不断、佳作连连,让观众为之欢呼雀跃,也让长期关注西安易俗社的老艺术家们振奋不已。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人才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带领年轻人传承秦腔艺术,惠敏莉成立了易俗社传承中心,身体力行为学生们口传身授《易俗社》《断桥》《烤火》,以及青春版《三滴血》、青春版《柳河湾的新娘》等本戏、折子戏。在惠敏莉的悉心教导下,不少青年演员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剧社的中流砥柱。
“惠社长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她心思细腻,又不失果断与魄力。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不仅练就了扎实的戏曲表演基本功,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西安易俗社90后演员王凤芸说。
与时俱进 服务人民
“愁我情根未能断,怎知我心似冰雪寒……”2月25日,当惠敏莉领衔的经典剧目《双锦衣》中脍炙人口的唱段在甘肃环县的舞台上响起时,台下近千名冒雪赶来的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群众而写、为群众而演”是易俗社恒久不变的传统。除了驻场演出,易俗社每年都会将“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今年春节前后,惠敏莉带领演员们前往蒲城、凤翔、岐山、富县以及甘肃环县等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所到之处观众满座、掌声雷动。
“春节期间,我们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几度遭遇暴雪天气,大家克服困难、风雪无阻地赶赴每一个演出现场。当我在舞台上看到老百姓渴望的眼神、听到他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时,作为秦腔演员,我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惠敏莉说。
蓝天做幕布,大地做舞台。多年来,惠敏莉带领剧社全体人员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为群众送上精美的文艺大餐。田野乡间、社区校园、厂矿军营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的百余个城市,惠及群众千万余人次。
“戏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观众。只有争取到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才能为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蓄足内生动力。”为此,惠敏莉带领剧社人员积极开展秦腔的数字化传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秦腔表演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通过打造沉浸式秦腔夜游主题演出“易俗社·梨园夜”,开辟“戏曲+”的传播新路径。
“我们还在保持秦腔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对秦腔进行创新演绎,尝试将其与音乐、动漫等艺术形式融合,从而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开展研学活动也是我们普及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我们以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为载体开展了数百次研学活动,接待了海内外大中小学生万余人次。”惠敏莉告诉记者。
“戏剧艺术不仅要守正,更要创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秦正声在新时代唱得更响、传得更远。”面对未来,惠敏莉满怀憧憬。(记者 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