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幸福炮兵》,开始本着无事翻闲书之念去读,竟渐渐被小说情节吸引,以两个晚上读完三十多万字的小说——从未有过的看书经历。
作者在《后记》写道:“写完小说,我像重生一回。”读完小说,我沉浸在对姚重义和二娃行为的思索中,试图解读其背后的动机、目的是否符合传统礼教精神——教化的结果。姚重义和二娃的“义举”,是出于“人心之固有”,是至善至美的。姚重义自然明白为细桃背“黑锅”的可怕后果,可是他见不得细桃和她腹中孩子受折磨,更担心她们母子的安危,他无需权衡即知“孰轻孰重”,并义无反顾选择“舍生取义”。他替齐老汉赴刑场,是见不得生病老人活受罪,也是对老汉生命的担心,本能地做出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善举。
二娃深得女人芳心,表面上似乎是“老天爷偏心”,实际上是他的赤诚向善之心合乎“天地之性”。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善良的报答多种多样,《庄子·列御寇》说:“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上天对人的报应,不是报应他在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报应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
重义在监狱遇到齐老汉,似乎也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我爹领着齐省长向我家走来,再看那些市长县长们,个个躬着腰,为齐省长和我爹让着道儿。这一时刻是我爹一生中最威风的时刻。”这是谁都无法预见到的好事!难怪周无田不解地对儿子说:“姚重义交啥运了?劳改还让他弄成了大好事!”书中的齐省长得病有些神志不清,可是一看到重义就一点都不含糊,“我看出来了,你姚重义是个重义气的男人,被人冤枉打断了腿都咬牙挺得住,你是咱关中道的真义士。你的儿子,也是重义后人,重义人生重义娃,明儿生个重义的孙子!重义的人多了,做不仗义事的人少了,天下不就平安无事啦!”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完这部小说,对“忠厚”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忠厚,既是一种思想品质,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几千年来,人们在持家、兴业、治国方面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忠厚常常被人视为无能,懦弱好欺;常常吃亏,被人视为傻呆。但劫波过后真君子,洗净铅华始见金。一个人只有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才能够获得“厚报”。如何才算经得起考验?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无论他人善与不善,我都要善待他,无论他人信与不信,我同样待之以诚信态度。这样才算德信与德善。
忠厚,不仅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滋生土壤,也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基石。忠厚,是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代代相传,潜移默化,滋润积淀。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当下,在经济大潮中,一些人面对金钱财富日思梦想,忘情追逐,甚至不择手段,疯狂至极。有权者损人利己,中饱私囊;富有者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随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提倡和弘扬,忠厚这一优良品行得到确认和倡导,这在政治上反腐倡廉、优化政治生态,人际交往中追求和谐稳定,经济上科学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都是十分有益的。
小说先在网络“火”,后又从“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上参拍的一百多部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拍卖成功的四部之一,这不仅是读者、艺术界对这部小说的肯定,同时也折射出时代对忠、义、诚、信价值观的呼唤。
现时代,对忠厚人,我们应敬重!(中国纪检监察报 福建省柘荣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 陈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