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村办小学校舍紧张,我们二十几个孩子是在一户庭院度过的,至今回想起来,还觉的有趣。
这户人家是在一个名叫九家城的自然村子里,这个村子方方不过百余米,三面都是深沟,只有东面有四、五十米与大村子连着,形似一座孤岛,所以被人戏称“台湾岛”。
这个“岛”上只有九户人家,所以叫九家城。这九户人家靠北沟东西向一字排开,村中间居然有一口水井,渭北旱垣地带的老井,深五、六十米,可见这九户人家下过一番苦功。门前至南沟沿都是枣树,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说不清是谁栽的,有些历史了。树下是场院,堆些农家自备的柴禾,跑些家养的鸡在觅食。同时也是九家人夏季乘凉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到来,又兼做了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教室是村中间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其实只有一个人,屋檐相对有六间偏厦房,西边三间没有用隔墙,是敞着的,正好做我们的教室,光线很好,一直不用灯,只是不隔风雨,刮风的时候,吹得同学的书本哗哗响,下雨的时候可溅到外边同学的裤脚上,在檐下形成一个水帘、一排水窝。下雪时,雪花可以飘舞到最里面,不用功的孩子常常被这些风景或误闯进来的蝴蝶、蜜蜂吸引住目光,是被老师用粉笔头唤回的。
刚来这里的时候,没有黑板,老师就带全班同学,腾空书包,沿北沟而下,在洛河岸边掏了些沙,每人一书包,不到十斤的样子,从沟里背回来,他再拌些水泥涂了半边南山墙,然后刷上黑漆,就成了。每当老师上课时,粉笔在黑板上摩檫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听起来都美滋滋的,像听最美的音乐。下课了,同学擦起黑板来也格外小心,生怕弄坏了哪儿。
在这里上学,时间就是老师随手提的一个小闹钟,上课时吹哨子,把散布在门前枣树林下疯张的孩子唤回,下课是老师宣布:“时间到,下课!”每次下课,老师总要强调:“不准到沟边去!”但仍有同学偷偷到北边沟沿看东来西去的火车(西韩铁路从北沟过),去南沟边看金黄的油菜和成群飞舞的蜜蜂。
我们的庭院学校虽小,活动场地却很大,在那里上学虽然只有一年,却常常被我忆起。(大荔县纪委监察局工会主席 雷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