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当一场暴风雪结结实实地封锁了通往外面的那条青藏公路后,唐古拉山照例就变成了一座孤岛。也许可以这样说,山中的温泉兵站就是孤岛的中心。那时候山上还不通长途电话,称它孤岛是名符其实的。
接下来不久,就过春节了。完全能想象得出,在孤岛上过大年会是一种多么凄凉、寂寞的滋味。就那么一块巴掌天地,10多个兵,寒风拼劲地吼着,大雪不断地飘着。兵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他,只是用无语的眼神交换着心中的熬煎。人冷心瘦。
站长徐春发苦苦熬过了第一个春节后,在上山的第二年他下定决心改变大家过年时的凄冷气氛。温泉兵站就应该有“温泉”,雪封了山,这里的天也应该是蔚蓝的,水也应该是清澈的。苦熬大年是颗烂果子,花红柳绿蝴蝶展翅才是温馨的日子。
兵们全看出来了,站长要把“温泉”接回兵站。本来“温泉”是个很抽象的事物,可是当别具一格的春联辉煌惹眼地出现在兵站大门上时,它像一盏灯,每缕光蹈都拂动着春风。“温泉”就是那灯芯,攥紧了全站官兵的感情。雪融了,那是他们萌动惊蛰的笑声;冰化了,那是他们溅着春水的脚步;云散了,那是他们滋养春色的风景。
大年三十早饭后一撂下碗筷,徐春发就把站上几个秀才召到办公室,由他牵头开始编写春联。他深情万钟地说,在我的家乡一副火辣辣的春联可以把一家人甚至一村人的心火热热闹闹地点燃起来。春联是人们对未来一年新生活的期盼,它的内容应该是吉祥、喜庆、鼓劲。整个上午徐春发和秀才们都在潜心创作,你凑上句他出下句,互相启发,彼此交流。草稿写出来了,修改。修后觉得不理想,推翻重写,再修改。字里行间悄悄地渗入生命的美丽。记不得反复了多少次,才诞生了一副满意的春联。这不是那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的作品,是一个老兵带着几个新战士用忠勇赤诚的心,写出的对新生活的宣言和内心的期盼。乍读似乎都是直白的实话,可细细琢磨品味,却蛮有韵味和内含,很是耐读——
缺氧气,缺暖气,不缺志气。
想咱爹,想咱娘,更想祖国。
横额:雪山乐。
这副春联的内容别致,书写的形式也很精妙。它不是像常见的对联那样是一个长条,而是写在一张蛮大的正方形红纸上。对此,徐春发作了这样的解释:吉祥如意的话写在一堆就显得紧凑,亲密,自然喜气也浓。再者雪山上风头大,长长的条幅迎风张贴起来很困难,四四方方的红纸很容易贴在门板上,豁亮也耀眼。
春联,大地给雪山孕育的火种。
从春联出现在兵站大门上那刻起,就吸引来众多的欣赏者。先是兵站的官兵,接着是附近养路道班的工人,很快连后山二里外的几户牧民也闻讯赶来了。有军有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不称赞这副春联写得好。不管是谁,眼睛一粘上那好词妙句,总是先出声朗读一遍,然后再悄悄地默诵几次,潜心地细品蕴含其中的营养。
一副脍炙人心的春联就是一部好作品,引发出始料不及的连锁反应。
道班工人顿有所悟地说,这春联也适合贴在俺们道班房,咱养路工人在过年时也想爹想娘想祖国;牧人索郎多吉也突发感慨,我要把这副春联贴在我家帐篷上,我们牧民也应该做到缺氧缺暖不缺志气。
一副春联,把雪山的黎明提前叫醒了。它像长了腿,走进了道班房,走进了牧民的家。红红亮亮,闪闪烁烁。天也暖了,地也热了。隆冬不寒不是错误,雪山无雪也不是过失。纯洁而美丽的事物又何止在春暖花开?瞧,唐古拉山这除夕之夜,火烫的春联贴满雪山,丰富了寂寞孤岛的感情。酷寒真的走了,孤独真的没了。缠绵不止的是谁的心?
兵。高原军人!(王宗仁:北京著名散文家,多次荣获国家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