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区纪委推出的反腐败网络游戏。
8月14日,反腐网游《清廉战士》的官方网站宣布关闭。这部曾因题材特殊而火爆一时的网络游戏,在开张半个月后,就此关门大吉。
《清廉战士》是由宁波市海曙区纪委、海曙区西门街道党工委等推出的公益性免费网游,主题为通过“惩奸除恶”达到“清廉仙境”。按理说,《清廉战士》的出发点值得肯定——毕竟以反腐倡廉为诉求的举措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为何《清廉战士》甫一推出便广受质疑和批评,以至于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
首先,游戏的制作相当粗糙,且不谈其中的人物头像、贴图、音乐大多复制于其他游戏,仅仅在一个小任务中,康熙皇帝“要求获得20个李林甫人头”的一道“圣旨”,就有错别字4处,历史差错1处——宣传反腐的同时,请勿宣传浅薄与无知。
其次,游戏的剧情极其幼稚,基本上各类任务都是去杀死贪官,这其中玩家将遭到贪官的卫兵、大群“情妇”的攻击及其儿女的复仇。想要保全自己,玩家必须把他们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宣传反腐的同时,请勿宣传血腥与暴力。
这些都是《清廉战士》从一项反腐举措沦为一出闹剧的原因。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号召与贪污腐败作战,但作战不是作秀。粗制滥造出一部游戏,然后打出“国内首部大型主题文化网络反腐游戏”的旗号从而获得关注乃至轰动全国,而实际上仅仅是把普通网游中的怪物换成贪官而已。尽管初衷可能是为了加强反腐的宣传教育,但实际的结果是游戏火了,反腐的精神却丢了。反腐,到最后只变成吸引眼球的一件工具。
《清廉战士》前后投资10万余元,以一部网络游戏的开发而言,10万元确实是比较低的投入。但是作为一项反腐举措,既然宣传、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那10万元就是一笔大开支、大损失。
总而言之,反腐是一项长期、严肃的工程,理应踏实、稳重地持续推进。《清廉战士》这款游戏只是生硬地戴上了一顶“反腐”的帽子,至于其实质,非但不能与反腐工作相契合,反而将这一艰巨的任务简单化、轻浮化乃至“妖魔化”了。因此,最终变成游戏一场也不足为怪。 (作者: 吴飞)

网上争鸣:纪委的“反腐网游”能反腐倡廉吗?
严肃的廉政建设和娱乐性很强的网络游戏———这两个似乎没有关联的事物,被一款网络游戏结合起来。7月下旬,宁波市海曙区纪委、海曙区西门街道党工委等正式推出公益性免费网游《清廉战士》。据介绍,这是国内第一个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网络游戏。这条新闻引起网友热评。
正义网:让人难以叫好的“反腐网游”
从更深层次来说,廉政文化建设和玩不玩“清廉战士”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那些过分高估网络游戏效用的乐观者,的确应该清醒一下了。毕竟,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如果指望通过一款网络游戏就能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那就大错特错了。
游戏就是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它同电影、电视、音乐没区别,是让人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用的,人为地将它与廉政文化建设捆绑在一起,仅仅是开发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如果还非得要它背上教育青少年、灌输下一代的艰巨使命,那恐怕是它不能承受之重的了。
南方日报评论员:反腐游戏也不过是游戏
对于反腐游戏,有职有权的人大约是不感兴趣的,要么觉得其全无用途,要么觉得其幼稚可笑。当然,喜欢网络游戏的官员,闲暇时也可能会弄来玩一玩,但决不会想到这反腐游戏与己有关,更遑论从中获得教益。这样一来,反腐游戏的实际作用力,就找不到现实的、可靠的支点。想想看,到底是凡贪必惩、有权难腐的制度与现实更有教育警示价值,还是虚拟的网络游戏更能把反腐斗争引向深入?
北京青年报:不必对一款反腐游戏反应过激
宁波海曙区并没有说要通过这个游戏达到什么具体的反腐目标,顶多是强调了寓教于乐的功能。那么,纪检部门参与网络游戏,算不算不务正业呢?其实,纪委除了站在反腐第一线与贪官们斗智斗勇之外,也承担着向社会发布反腐资讯、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纪检部门作为反腐“专业”机构,对贪腐行为的历史沿革非常熟悉,对腐败滋生的深层原因有清醒认识,又掌握着当下反腐前线的最新资讯,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反腐游戏,也算得是一门发挥所长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副业。反腐倡廉的具体工作要抓,春风化雨的精神产品也参与,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那么为什么网友一听反腐游戏就气不打一处来?为什么时评写手一见《清廉战士》就冷笑不止、嘲骂不休?这是积压在公众心中的“反腐焦虑”在起作用。腐败现象蔓延,腐败花样层出,不断破获大案要案,又有人前“腐”后继、火中取栗,严峻的反腐形势不断挑战公众的神经。在这样的局面下,公众又不断地看见一些奇怪的现象:某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权钱勾结的幕后交易昭然若揭,可是在中央纪委规定的30天反腐大限到期后,却无一人主动交代问题;某地不断出台花样翻新的反腐新举措,却不断有主要官员因贪落马,等等。总是接收一些令人愤怒的信息,总是看见一些华而不实的作秀,公众不免对一切反腐信息都异常敏感。过分敏感难免反应过当。明明只是一款游戏,公众却把它与反腐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予以激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