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么多年以来,对于腐败分子,我们惩处了很多,也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活动,为什么总会有人奋不顾身地“跳”下去?难道金钱和利益真的每次都会迷乱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分不清天堂和地狱吗?直到有一天,儿子告诉我:“妈妈,你‘腐败’了。”我才明白,腐败其实离我们很近。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要到一些单位讲授预防职务犯罪法制教育课。为了讲好课,我常常把材料拿回家练习,9岁的儿子是我的忠实听众。每一次他都会煞有介事地在旁边“指导”我,一来二去,好像也听懂了不少。
有一天,家里停水,我带着儿子到附近的饺子馆买饺子,正好两个同事也来这里吃饭。寒暄几句后,我们买的饺子已经被服务员打好了包,买单时我顺便把同事的账也结了。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腐败’了。”我一愣,问他:“怎么回事?”儿子接二连三地提出了几个疑问:“你认识那两个人吗?你找他们办过事吗?你为什么替他们结账啊?”因为有这几个疑问,儿子最后得出结论:“妈妈,你为了和他们‘拉关系’,给他们‘好处’,这和你讲课里说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这是行贿。”
面对9岁的孩子,这还真是一个不好解释的问题。我对他说:“从理论上讲,这也算是贿赂他人的行为。但妈妈这样做是人情往来。比如你去买东西,而你又没有零钱,正好你的朋友经过,帮你结了账,这也是一种人情。包括现在朋友结婚、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升学等送钱送礼,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人情往来,并不是你想象的行贿犯罪。”儿子好像是明白了,他点了点头。可是突然间,我竟无语了。因为,儿子明白了,我这个检察官反倒不明白了。儿子还小,他不懂得人情世故,可童心是清纯的,他认为请别人吃一顿饭都是腐败,可我们这些大人不早就对这习以为常了吗?一些人为了拉关系、交朋友,请人吃饭一掷千金,酒足饭饱之后成了哥们儿,再有事自然互相关照,这不也算“人情往来”吗?一些人逢年过节往领导家里跑,这种“人情往来”究竟多少算合理?有几个人没走过这种“人情”呢?一些掌权者乔迁新居,子女结婚、升学,哪家不是门庭若市?有多少诸如此类的“人情”可以和行贿分得清?
这些追问缠得我头疼。原来,“人情往来”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长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它迷乱了人们的眼睛,让很多人在有意无意的“放松”中掉下悬崖,一不小心就腐败了。(正义网 董海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