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怀念父母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22 10:21
父亲和母亲是我永远的心痛,所以总想为他们写点什么,却因为不忍回忆,迟迟没有动笔。
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小有文化,一直是生产队的财务,身兼出纳和会计;母亲是个普通的农妇,没有文化。在很多问题上,他们的意见不一定一致,但在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却出奇地一致,孩提时他们一唱一和的教育,至今言犹在耳。
记得一次上山砍柴,过午还赶不回家,就和小伙伴们偷了别人的黄瓜吃,回家后还有些得意地向父母“自首”,没想到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还被罚跪半个小时,母亲则一边骂一边将长比短地给我讲“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说有个小孩,家里很穷,看到别人有好东西就想要,有一次他偷了一根针回家,妈妈不但不教育,反而赏给他奶吃,从此他便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长大后,因为偷了金店的黄金,被判死刑。行刑前,刽子手问他:“你在死前还有什么心愿吗?”他说:“我想再吸一口我妈的奶!”爱子的最后一个心愿母亲当然会满足他,没想到他竟然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了下来,说:“你不应该从小鼓励我偷东西,我今天的结局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除了我们犯错的时候,还有别人犯错的时候。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墟期,一个扒手被人抓住,当时大家都很穷,对好吃懒做的扒手恨之入骨,于是大家对他一顿暴打,打完后扒手已经站不起来了,我亲眼见他爬着去茅厕喝尿,大人说生尿会治内伤。在饭桌上母亲又借题发挥对我们进行警示教育。要我们“做乞丐也要走大路,否则,像今天的扒手一样,生你们就白生”。
别人的孩子取得成就的时候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邻村有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当翻译,听说这个主儿读书特勤奋,为了安静,农历正月初一都会躲到坟地去看书。每每读书偷懒的时候,父母就用他的先进事迹教育我们。虽然我没有正月初一跑到坟地去看过书,但也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虽然是农民,家里也很穷,但从不贪财,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贪财矮三分”。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贪财,就一定会为了财而对别人低声下气,当然更不可能成为伟人,也不可能成为心灵高贵的凡人。他们讲得最多的是古油灵子的故事,古油是地名,灵子是人名,他是我们当地解放前有名的财主,小时候也曾给财主当长工,财主为了试探他,就把银元埋在给他的稻谷里,他挑回家后第二天又如数奉还,类似的试探多次后,财主决定把女儿嫁给他,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
参加工作后,父母还一再叮嘱:“嘴宽不如命长”,要我洁身自爱。我曾经在财政部门工作多年,手头也经手过大量资金,但我从未动过心,甚至从来没有将物质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所以失去不少投资致富的机会,至今身无长物,但我从不后悔,反而为自己人格的高贵而骄傲。加入纪检队伍后,目睹许多贪官因为腐败而身败名裂,失去人生最可贵的自由和天伦之乐,耳闻腐败分子痛哭流涕的忏悔,我更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平安是福”的深刻内涵,因此也更加珍惜平静的公职生活。
父母虽然没有传授给我们科学知识,但他们却以自己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安身立命的做人道理。
我深深地怀念他们!!(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纪委书记 真强旺)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