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日本 战争赔偿难兑现 德国 知耻后勇赢称赞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6-14 06:11
  编者按:2007年6月12日,日本最高法院驳回原中国劳工刘宗根等6人的赔偿及谢罪要求,中国劳工的日本维权之路再次受阻。长久以来,日本政府都没能妥善地处理二战遗留问题,这与德国深刻反省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

  日高法驳回原中国劳工诉求

  日本最高法院第三小法庭2007年6月12日作出决定,驳回原中国劳工刘宗根等6人要求日本政府对战时他们被绑架到日本大江山矿山当劳工给予总额约1.1亿日元赔偿的上诉请求。共同社报道说,原告方败诉已确定无疑。

  日本长崎地方法院驳回中国劳工索赔诉求

  日本长崎地方法院2007年3月27日作出判决,驳回二战中国劳工向日本政府和三菱原料公司(原三菱矿业公司)索赔的诉讼请求。这场诉讼的原告是7名原中国劳工和3名劳工遗属,大部分是河北省人。他们以受害劳工在二战期间被强掳至日本长崎县的三个煤矿,被迫从事高强度劳动为由,要求日本政府和三菱原料公司赔偿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1万元)。

  二战中国被掳劳工新潟诉讼案:二审判决原告败诉

  日本东京高等法院2007年3月14日就二战中被强掳至日本新潟港的中国劳工及遗属要求日本政府及相关公司赔偿一案作出二审判决,推翻了新潟地方法院承认原告诉求的一审判决,原告败诉。

  当年强虏中国劳工日企拒绝中国劳工代表劝告书

  中国劳工对日索赔案律师团2005年10月2日公开表示,临港集团、三井矿山株式会社两个日本企业对“劝告书”的消极态度是罔顾历史事实,对受害者推卸法律责任,“劝告书”将继续送达其余所涉及的日企。

  


  
德国

  纳粹德国也有“慰安妇”

  没有照片,也没有姓名,只有几十张已经褪色的目录卡。卡上记录着女囚们的出生日期,以及用黑墨水标明的身份——“妓女”。这是纳粹统治德国时期,最不为人所知的强征“慰安妇”暴行的证据。在经历长时期的避讳以后,德国历史学者日前举办了一次特别的展览,终于打破了这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禁忌话题。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60年的反思路

  战后60年来,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的反思是一个逐渐深入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的过程。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1955年,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统豪伊斯公开声明:“纳粹的侵略罪行是集体的耻辱。”1970年,阿登纳的继任者维利·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突然双膝下跪的场景感动了世人。在千百万已化作硝烟融入历史的逝者灵前,勃兰特郑重地说:“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给纳粹受害者的最后一次赔偿

  2001年5月23日,来自德国二战劳工赔偿基金会的一名官员说,向纳粹劳工支付赔偿金的工作有望从下月开始。因为就在此前一天的22日,德国企业界最终同意了建立这个赔偿基金的所有条件,这一天距二次大战结束已经整整56年了。

  


  
相关评论

  资料: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对比

  德国和日本同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及战败国。战后,两国政府对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二战的理解和态度却截然不同。以下选择的是两国相关的主要事件和言论。

  反省历史,日本为何比德国难

  ●德国对历史问题的深刻反省,在一定程度上是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但也应该看到,德国的政治及知识精英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

  ●日本有一个性格特点,就是近代化道路的保守性,这让许多进步知识分子锋芒不再,甚至成为旧秩序的俘虏

  日本不正视历史 亚太稳定有隐忧

  日本不正视历史,亚太地区的稳定就有隐忧。社论说,在小泉执政的过去数年,日本右翼势力坐大,在钓鱼台和东海油田开采问题上接连生事,并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很多小动作,又纵容极右分子篡改教科书。最近,日本政坛要求修改和平宪法的声音更高唱入云,对此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决不能掉以轻心。

  知耻近乎勇:德日两国对待历史的强烈反差

  在近日举行的二战结束60周年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一系列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在德国首都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在柏林历史性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不远处,一片壮观的纪念碑群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占地达1.9万平方米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面对这一德国人为自己竖立起的历史耻辱柱,人们不能不惊叹于德国政治家们的巨大道德勇气和历史责任感!中国先哲有言“知耻近乎勇”,诚哉其言!

  亚洲为何不忘日本罪行

  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正式宣布投降。60年后的今天,曾经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一日子。但与此同时,某些日本媒体和少数日本人却认为,日本已经就当年那段历史“道歉”过多次,亚洲各国为何老在历史问题上缠着日本不放呢?为此,本报驻亚洲各国记者进行了独家采访。

  德国主流媒体批评日本对历史不做真诚反省

  近日,德国媒体对日本政府批准篡改历史教科书并由此引发邻国强烈抗议的事态非常关注。当地一些主流媒体在对此进行充分报道的同时,还纷纷发表文章,严厉批评日本对其在二战期间对邻国犯下的血腥罪行不做真诚反省。这些媒体认为,日本应对目前与邻国间的紧张关系负主要责任。它们还敦促日本正视历史,给国际社会一个严肃认真的交待。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