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获得巨额国内和国际善款。这些善款怎样在严格的监督下使用,已经成为广大捐款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对善款是如何管理和监督使用的呢?美国是自律与监管并重,德国则是独立机构严格审查。请看本网驻美国和德国记者的报道。
5月28日,希望小学的一名孩子流下了眼泪。 当日,四川崇州市怀远镇的500多名学生走进由浙江广厦集团出资近40万元援建的灾区首所临时希望小学,孩子们在简易房校舍内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活。为了支援灾区学生尽快复课,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基会等倡议设立“浙江希望工程汶川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筹集善款1110万元,广厦临时希望小学是这笔基金捐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 新华社发(包敦远摄)
美国:自律与监管并重
美国是一个慈善事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美国人也乐于捐献善款。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大小慈善机构约140万个,总资产占美国经济的5%。仅2006年,美国的慈善捐款总额就达26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资产,如此众多的机构,使得对善款使用的监督至关重要。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美国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机构自律和政府监管并重的机制。
机构自律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采用公司化运营模式,美国慈善机构决策权在董事会,其成员必须把机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可牺牲机构利益从事为个人谋利的活动。否则轻则免职,重则受到法庭审判。
1992年,美国爆出了轰动一时的联合劝募会总裁阿尔莫尼挪用捐款、以权谋私的案件,这是美国慈善机构管理者的经典反面教材。身为美国最著名慈善机构之一的管理者的阿尔莫尼不仅挪用总额达60万美元的善款用于个人度假、买房产和包养情人,而且还通过操纵董事会成立皮包公司,安排自己的儿子和朋友占据要职,发给高薪。由于违反了作为公司董事的基本操守,他最后被判处7年徒刑。
此外,在自律观念得到普遍认同的美国社会,内部监管作为自律的一种形式为各类慈善基金会所采纳。它们都建立了约束本组织和成员的较完善的标准、规则等。尤其是自主的申请、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核销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账目。
美国慈善机构自律的另一个方面来自行业自律。美国慈善机构每年进行行业评级,按信誉等级由高到低分为4星到无星,同时提供各个标准下的前十名排行榜,其中不少是负面排行榜,比如筹款回扣率排行,财务危机排行,劣等机构首席执行官薪水排行,赠款囤积花不出去排行。还有一些专业网站,供捐助人随意调阅各慈善机构的评级、资质的详细情况。
第三个方面是公共监督。这使得美国慈善行业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尽力保持透明度。尽管比起美国企业而言,慈善机构的贪污现象并不多见,但一旦丑闻发生,就会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影响也十分深远,这无形中也给所有慈善机构增加了自律压力。
联合劝募会加州某分会首席执行官麦卡锡说,直到今天,美国人还记得阿尔莫尼事件,甚至还记得美国红十字会在二战中向民众提供有偿食物的不良记录。他说,因为善款是百姓自己捐助的钱,因此任何滥用善款的行为都会始终钉在“耻辱柱”上,相关当事人从此再难翻身。
美国政府对慈善机构善款使用的监督分为法律和行政两种手段,以及联邦和地方两个层面。在法律上,美国有税务法和《模范非营利组织法案》约束慈善机构的行为。
在行政上,联邦政府的国内税收署是实际上的慈善机构主管部门。根据国会2 00 0年通过的国内税务法第61 0 4款,包括慈善机构在内的所有组织每年都必须向国内税务署上报年度财务报表,称为990表。
990表要求提供的信息十分详细,包括慈善机构前5名收入最高的成员名单,前5名报酬最高的合同商名单,以及筹款所需花费。更重要的是,该表还要求提供与所有董事会成员有关的金融交易记录。如果这些交易有问题,相关董事可能会被课以高额税收,慈善机构也可能失去免税资格。
在地方层面上,美国绝大多数州都规定慈善机构必须向州总检察长提交年度报告,包括机构现状和人员变动等情况。总检察长还可以代表公众对触犯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提起公诉。
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加利福尼亚州。2007年7月,该州总检察长布朗对加州慈善机构“诺亚的心愿”进行了严厉查处。据媒体报道,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后,“诺亚的心愿”以救灾名义筹得善款800万美元,但只将其中140万美元用于救灾。布朗在查明情况属实后,将该组织账户上所余400多万美元全部没收,由州政府负责将其用于救灾,并禁止其总裁5年内担任任何一家慈善机构的领导人,还要求其董事会成员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训。(本网驻华盛顿记者杨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