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举办奥运会,主要依靠举办城市及其所在国家的财政来“买单”,由于收入与支出不成比例,一些举办城市在奥运会闭幕后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二战后,新兴国家的参与使奥运会的规模日益壮大,电视转播使奥运会的覆盖面遍布全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奥运会转型的分水岭,奥运会开始为举办城市带来名和利。
面对巨大的商机和利益,申办奥运会的竞争异常激烈。在利之所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情况下,百年奥运所秉承的公平竞争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贿赂案开庭审理
1999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事件无疑是奥运史上最具杀伤力的原子弹,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奥运会置于存废的生死关头,国际奥委会亦面临着存亡一瞬间的尴尬境地。
1500万美元“买”来的冬奥会
1998年,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以压倒性的58票一举击败其他竞争者,成为2002年冬奥会的东道主。盐湖城的竞争对手之一——加拿大魁北克市市长在投票后的第二天,见到所有国际奥委会委员时掉头就走,以此表达对此次投票的失望与愤怒。
盐湖城的获胜,使得申办委员会主席韦尔奇与助手约翰逊一跃成为盐湖城的大英雄。但就在同年12月,瑞士籍委员贺德勒突然向国际体坛披露,盐湖城申办过程中充满弊端,甚至还有国际奥委会委员收受贿赂的不法勾当。
此话一出,犹如宫廷政变,各种小道消息层出不穷,萨马兰奇领导下的国际奥委会开始饱受国际媒体的攻击和批评。
在忍耐多年后,贿选事件的当事者——盐湖城奥运申办委员会主席韦尔奇突然对媒体爆出惊天内幕:“我们大概花了1500万美元去讨好那些奥委会的执委们,他们总是习惯于打着体育的幌子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都是有各种各样背景的角色,其中包括商人、前间谍、军队中的重要人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真正懂体育的人,因此申办冬奥会也就完全成了一种商业上的金钱游戏。”
为了拿到冬奥会的举办权,韦尔奇和他的伙伴们开始“公关”起那些掌有投票权的奥委会执委们。他们先想拉拢当时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不过萨马兰奇却让他们吃了闭门羹,并未接受他们的礼物和金钱。

因为害怕执委们拒绝金钱,韦尔奇先是为他们安排了一次帝王般的旅游,然后再尝试着用各种方式送他们一些金钱,不少奥委会执委们最终没有经受住诱惑。
一位平日里作风、道德操守都颇有争议的刚果籍委员——甘加,在盐湖城事件中,通过韦尔奇的特殊安排在盐湖城投资购建了许多土地和资产。
智利籍执委桑坦德向韦尔奇要了30万美元,理由是“缺少参加政治大选的经费”。依靠盐湖城提供的资金资助,桑坦德得以当选国会议员。
“贿选风波”之后,6名执委被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开除。韦尔奇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如果把那些收受贿赂的执委全部开除出执委会,那将有80%的执委被开除出去,“只有中国人和英格兰人是干净的”。
信任危机
国际奥运强人萨马兰奇苦心经营所构建起来的奥运帝国差点毁在盐湖城的贿选丑闻上。美国国会甚至展开了对萨翁的调查,萨马兰奇也不得不接受美国国会的听证聆讯。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与重创,萨马兰奇向全世界体坛道歉,并彻底改革国际奥委会:成立调查小组进行清查,公布涉案的委员名单,紧接着召开临时委员会处置涉案委员,修改宪章,设立“道德委员会”,重新界定国际奥委会组织、奥运会的申办及精神与理念等。
1999年3月20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总部召开了临时委员会,对涉案的14名委员做出裁决。对此涉案委员,国际奥委会毫不手软地处以“极刑”——除名!
尽管部分涉案委员前生廉洁,却还是在受贿风波中栽了跟斗。
厄瓜多尔籍委员阿罗约怎么也没想到,为奥林匹克贡献了30多年的他,竟会在这个事件中蒙羞。
阿罗约家世显赫,其父亲曾经贵为厄瓜多尔总统,本人还曾是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实际上他本人并未收受贿赂,只不过他的继女曾经在盐湖城谋取一份工作,当时是韦尔奇协助谋职的,虽然只是工作了短暂的时间,却也因此使他卷入了这起贿选风波中。
利比里亚籍委员阿塔拉布斯的耿直在国际奥委会是出了名的,每次年会召开,他都勇于发言、建议。然而,在这次盐湖城事件中,他的儿子被调查出收受不当奖学金赴美留学。在事件发生后,他立刻将还在美国求学的儿子召回利比里亚,并送入军队服役,以此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他的夫人和女儿更把身上所戴的珠宝、首饰全部取下,由他交给萨马兰奇,表示他对此事的悔恨与遗憾,并希望国际奥委会代他们把所有值钱的物品还给盐湖城,来偿还所收受的奖学金。
戏剧化的收场
盐湖城贿选丑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不少媒体认为这是奥委会“成立104年以来最大的丑闻”。而国际奥委会两任主席萨马兰奇与罗格也都在冬奥会上面临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难关,吃尽了苦头之后方才尴尬脱身。

美国盐湖城希尔顿酒店上挂起了一幅冬奥会的巨幅宣传画
在经历一系列的闹剧和折腾后,盐湖城申办委员会的两名高官韦尔奇与约翰逊被推上了法庭。
出人意料的是,由于法庭认为“证据不足”,曾经震惊世界的盐湖城冬奥会贿选案得到了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大卫·萨姆宣布,针对冬奥会申办委员会两名主要领导人的“行贿、诈骗以及串谋”指控就此撤销,不得抗诉。
萨姆法官当即对陪审团指出,控方从来就没有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被告被控的罪行确实存在,因此这个案子不应该继续审理下去。法官同时还下令控方不得抗诉,因为这会违反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即“一个人不得因同一罪名而两次受审”。萨姆还批评了控方,认为他们把这种证据不足的案件提交审理简直是“冒犯了法官的正义感”。严厉的指控就这样撤销了,震惊世界的盐湖城贿选案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结果颇具讽刺意味,“受贿”的奥委会委员们受到了被除名的严惩,而申办方“行贿”的两高官却获得“撤销指控”的豁免。
盐湖城冬奥会为当地带来了一亿美元的收益,但贿选丑闻仍被当做奥运史上的“笑柄”流传至今。(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