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俄总统抡出反腐“三板斧”尝试“高薪养廉”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1-07 11:45
总统抡出反腐“三板斧”

性格内敛的梅德韦杰夫在担任俄联邦总统两个月后,终于撸胳膊挽袖子要来场大行动。他要向俄官僚体制内的腐败分子开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潮。

7月2日,梅德韦杰夫在俄联邦委员会发表讲话时,公布了一系列反腐败措施,表示希望这些措施年内能获得议会通过并成为法律,以有力遏制俄罗斯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7月23日,梅德韦杰夫在一个人事会议上的发言说:“人事任命经常由人际关系左右,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甚至由金钱决定,也就是说,职位正在被买卖。”

“俄罗斯是一个民主政体,不是中世纪的专制政体。”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吸引最优秀人才和优异专家,并激励他们。”梅德韦杰夫认为,各级官员应该“轮岗”,以减少“巨大的腐败风险”。

普京总统卸任前曾接到过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位铁匠将自己精心打造的一把巨斧送给他,寓意就是斩断一切贪腐的黑手。如今看来,梅德韦杰夫已经从普京手里继承了这把利斧。

打破“灰色生活方式”

“腐败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相当多人的生活方式。”梅德韦杰夫在联邦委员会的讲话中说,“它已经成为惯例。”以如此尖锐的语言敲响警钟,一是说明梅德韦杰夫果真深谙俄罗斯的国情,二是体现了他对“灰色生活”的深深悲哀。

确实,虽然作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这些年看起来发展得风光无限,不断高涨的油价更是为其增添了强劲动力,但是在俄国家内部,腐败问题却在逐渐滋生壮大,悄悄侵蚀着这个庞大国家的活力,而且问题也绝不仅仅是“疾在腠理”那么简单。据报道,2001年以来,俄罗斯贪污受贿案件增加了7倍,国内腐败呈不断上升趋势。在156个参加调查的国家中,俄罗斯的“清廉指数”排名仅第126位,竟然与卢旺达和洪都拉斯这样的非洲拉美国家不相上下。

在这种榜单中排名倒数对俄罗斯来说无异于一记大大的耳光,梅德韦杰夫也强调打击腐败对政府来说“关乎荣誉”。但经济学家却认为,这并不仅仅是“荣誉”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的大事。腐败正在打击投资者对俄罗斯市场的信心,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执政者担心,如果不进一步吸引投资,眼下的经济增长势头难以持续。

可是,治理腐败从来都是知易行难的,更何况这种“社会癌细胞”已经渗透到了俄罗斯人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俄媒体甚至戏称,腐败本身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行贿受贿,别想在俄办成任何事情。比如,交通警察借助虚构的违章记录向司机索取贿赂;家长经常向老师行贿以确保自己的孩子能得到一份“漂亮”的成绩;患者向医生行贿以获得在手术台上“特别”照料。另据俄列瓦达调查中心统计,每3个俄罗斯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贪污受贿,金额平均为5000卢布。

更有甚者,将本来偷偷摸摸进行的腐败行为明码标价,大摇大摆地站到了阳光底下。据称在交通管理部门,多交100美元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拿到驾驶证,200美元就可以在一小时内取,否则就要大排长龙等上好些天。如果想上一个号码比较吉利的车牌,需要奉上500美元。而为“黑车”上牌这里也有明码标价:走私的汽车上牌要塞给官员5000美元到6000美元,偷来的车只消花1万美元就会改头换面,拥有全套合法手续。

此外,连立法这样的国家大事也被标出了相应的价格:议员的一项提案5万美元起价,而组织并得到需要的政府认可的法案则需要10万美元以上,或者不少于项目总额的2%。

官员如此行径,反腐部门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据俄官方统计,去年俄罗斯在反腐领域提起的刑事诉讼就达1.05万件,因腐败造成的各类损失总计10.1亿卢布。这些数字虽然触目惊心,可俄检察部门官员认为,俄腐败的实际情况远严重于此,官方统计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大约仅为实际犯罪数量的两千分之一。另据一家独立的“智囊团”估计,去年,俄罗斯各级政府官员大约接受的贿赂高达国家政府预算的1/3。

贪腐黑洞如此巨大,难怪会让梅德韦杰夫坐卧不宁,上任伊始就下定决心拿这些贪官开刀。

“把那些手给砍掉!”

梅德韦杰夫对俄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隐蔽性深感忧虑,惩治腐败是他竞选总统时向选民作出的一个重要承诺。他强调“腐败对任何国家都是严重威胁。腐败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伤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需要采取一揽子措施,需要一个国家性的反腐计划”。

顺利当选后,梅德韦杰夫自然要履行自己的反腐承诺。其实他在这方面要做的也是沿着“导师”普京的路走下去,并进行制度上的完善。

虽然普京在两届任期中给俄罗斯打下了深厚的个人印记,也成为最受俄罗斯民众欢迎的总统,但腐败问题却似乎是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今年3月的一项民调显示,32%的受访者认为,普京在总统任期内的不足就是未能有效打击腐败和受贿。普京本人也坦言:“俄罗斯目前还没有成功地克服腐败,腐败仍然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最严重障碍。”

普京一直认为,打击腐败是“国家发展道路上需要克服的最重要的障碍之一”。他当政几年来一直在高举反腐大旗。

2004年1月,普京在反腐败工作会议上指出:“俄的腐败阶层实际上已经组成了一个个黑社会,不仅官员腐败,各行各业都有腐败现象。”在普京的提议下,2004年1月俄罗斯成立了总统直属的反腐败委员会。

2006年5月10日,在普京主导下,俄政府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世界上第52个批准该公约的国家,再次表明了莫斯科打击腐败的决心。普京更是创下了一天之内解除17名强力部门高官的“反腐纪录”,对国内各领域的腐败分子采取了一系列严惩措施。

今年3月,俄罗斯最大的反对党领袖、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在谈及受贿现象的严重性时说:“如果想盖个公寓楼,建筑商就得给每名对此有发言权的官员手里塞些东西。”当时普京就斩钉截铁地说:“把那些手给砍掉!这也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普京补充说,“只要这样做,伸出去收钱的爪子就会停下来。”

虽然普京运用铁腕无情打击着腐败,但制度疏漏和法律缺陷使得政府并未取得期待中的反腐业绩,他在反腐方面的努力显然不如他在经济上的业绩那么卓有成效。虽然普京“收割”了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官员,但“春风吹又生”的腐败现象仍困扰着俄社会。

面对这个摊子,梅德韦杰夫高呼:“我们不能再等了。腐败已变成一个制度性问题。我们应该用制度性的对策来应对这个问题。很明显,腐败对任何国家都是严重威胁。腐败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伤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需要采取一揽子措施,需要一个国家性的反腐计划。”

梅德韦杰夫“三板斧”

总结前任普京反腐的经验教训,梅德韦杰夫抡出了反腐败“三板斧”:一是高薪养廉;二是确保腐败官员难以逃脱惩罚;三是改变整个社会对腐败现象的默认态度。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高薪养廉是腐败的“防波堤”。毕竟政府官员并非个个都是圣贤,想让马儿跑,先给马儿喂饱草。如果让他们饿着肚子,难免不会使出权力寻租这样的盘外招来。

一般说来,俄政府公务员的收入在俄社会处于较高水平,但普通公务员与政府高官的工资差距在所难免。“在联邦部委,一位专家一个月拿1.1万卢布——这点儿钱能雇到谁?”有官员曾如此质问。在如此怨念下,不少人会找机会捞上一笔,从而体现出自己的“真实价值”。

为了让官员们“仓禀实而知礼节”,俄罗斯财政部和商业部正在草拟一项政策,俄政府将继续按照俄联邦政府的预算计划提升公务员工资标准,尝试推广高薪养廉措施的文件,部分官员将可拥有更多收入。俄罗斯公务员的工资有望从9月起提高5.5%。政府还将采取其他激励措施,如为公务员提供丰厚的住房和交通补贴,赋予公务员一些特权等,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执行公务,并能有效抵制一些诱惑。

第一招高薪养廉用的是预防,第二招是确保腐败官员难以逃脱惩罚讲究的就是威慑了。“那些收受贿赂的人往往认为这不存在风险,或者认为风险可以忽略,情况不应该这样。”梅德韦杰夫说。

而要增加贪官们的“犯罪成本”,让他们难逃国法制裁,首先就要完善反腐败的立法工作,弥补现行法律中的漏洞。梅德韦杰夫总结了普京“个人反腐”的教训,认为健全反腐机制尤为重要。因此与以往打击腐败举措不同,这次反腐风暴将不仅仅是由克里姆林宫发起并指挥,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渠道监督腐败行为,即把联邦政府的监督权力适当下放到地方政府,把国家的监督权力适当移交给独立组织和机构。

面对盘根错节的腐败行为,梅德韦杰夫强调反腐要反到点子上,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加大打击和预防腐败的力度,从根本上减少滋生腐败的条件。让这些领域的腐败官员无所遁形,反腐工作自然能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

俄政府机构中建有一个专门委员会,其首要任务就是编纂“易腐败职务目录”。该目录由联邦及地方政府各部门“一把手”敲定,“易腐败职务”的工作性质涉及资源分配、国家采购、监督管理、干部任命等。看牢这些关键岗位,对有腐败之嫌的官员能起到巨大威慑作用。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招则是要移风易俗,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毕竟比腐败更可怕的就是人们已经见怪不怪,默认其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要改变多年来养成的观念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在全国宣扬反腐败的意识,使人民树立相应的法律观念。5月26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俄记者协会主席波格丹诺夫时,再次对反腐败工作明确表态。他强调,俄媒体应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假如媒体宣传得更加有效,内容更加丰富,在许多情况下可能迅速达到国家和社会希望的那种整体效果。”

腐败问题是私有制产生以来一直困扰文明社会的一个毒瘤,有人称它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但更明显的是它增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拉莫维奇等巨富寡头,当年都有不光彩的一面,通过行贿等手段才得以侵吞国有资产,攒下巨额财富。因此目前的反腐要取得成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梅德韦杰夫的这些反腐新举措任重而道远。他自己也认识到:“仅靠一部反腐败法,还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毕竟这位俄罗斯新总统已经在反腐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