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的州长,一条通天的仕途之路,一个凭己身之力改写命运的个人传奇……这,就是伊利诺伊州州长留给世人的印象。然而,眼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在一次合法的窃听风暴中,布拉戈耶维奇的名字连同他的贪腐路线图浮出水面。
美国伊利诺伊州议会众议院1月10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对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的弹劾议案,为州参议院弹劾他铺平了道路。
布拉戈耶维奇涉嫌利用职权“兜售”贝拉克·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留下的伊州联邦参议员席位。尽管要求他下台的呼声很高,但他一直拒绝辞职。如果弹劾议案在州参院通过,他将成为伊州历史上首位因弹劾下台的州长。
窃听风暴
2008年11月4日,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即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6届总统。奥巴马当选之后,空出了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职位。按照该州法律规定,州长布拉戈耶维奇有权直接任命继任者,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引发了布拉戈耶维奇卖官丑闻。
布拉戈耶维奇从政多年,之前的劣迹早已引起联邦调查局的注意。在获得法院授权之后,联邦调查局监听了州长办公室和其家中的电话。在州长给他助手的一通电话中,联邦调查局发现州长准备出售奥巴马空出来的参议员职位。在那通电话中,州长这样说道:“这一职位的附加值相当高,我可不会拱手送人。如果他们不给我足够的好处,我就把这个职位留给自己。”
据称,他开出的价码在5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谁出价高,谁就可以得到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职位。他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认为,如果认命自己为参议员的话,就可以享受作为参议员的无尽好处。因为与州长不同,参议员不会受到弹劾的威胁;其次,如果成为参议员,不仅可以改善自己的政治形象,还能更好地积累人脉,为参加2016年总统竞选铺路。
在过去的三年里,由于被指责利用职权进行欺诈,布拉戈耶维奇一直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他明知联邦调查员随时可能监听他的电话,但还是在电话里大谈卖官一事。不少经验丰富的探员都大跌眼镜,在他们多年的办案生涯里,这么嚣张的卖官行径,实属罕见。
负责起诉的伊利诺伊州北区检察官菲茨杰拉德说:“布拉戈耶维奇的做法等于在拍卖参议员席位,这样的行为让林肯都无法安息……这项腐败指控令人感到吃惊。布拉戈耶维奇在委任美国参议员时,竟然放了一个出售的牌子……他也企图利用自己的职权压制批评他的声音。”
案发之后不久,奥巴马随即作出简短声明:“我和州长以及他的办公室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到目前为止,检察官并没有发现奥巴马知情的证据。
目前,比较明确的指控有两项,一项是蓄意实施诈骗罪,最高刑期为20年,还有一项是索贿罪,最高刑期为10年。2008年12月9日清晨,布拉戈耶维奇被捕。之后,布拉戈耶维奇虽获保释,检控方还是扣留了他的护照,并限制其离境。
光荣之路
1956年12月10日,布拉戈耶维奇出生在芝加哥西北区一个塞尔维亚移民家庭,父亲是当地钢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早年家境贫寒,童年时代的布拉戈耶维奇需要经常打零工,以补贴家用。少不更事的他擦过皮鞋、送过比萨,还在当地的肉类屠宰场打过工。高中毕业之后,为了筹集大学学费,他还一度当过洗碗工。
1975年,布拉戈耶维奇顺利进入坦帕大学,2年后,他转入西北大学。1979年毕业后,他进入佩珀代因大学学习法学专业,于1983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岳父(芝加哥市议员)梅尔的帮助下,布拉戈耶维奇开始进入政坛。他先为市议员弗尔多利亚克工作,不久之后,他获得了库克县助理检察长的职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当时分管的主要是滥用职权的案件。
1992年,布拉戈耶维奇当选伊利诺伊州联邦众议员。2002年当选州长,并于2006年成功连任。如果不是由于窃听风暴引发的连锁反应,布拉戈耶维奇的任期将延续到2011年。据资料显示,新官上任后不久,布拉戈耶维奇曾于2003年慷慨陈词,誓言全面清理前任州长乔治·瑞安留下的腐败政治氛围。前州长因敲诈和欺诈而获罪,刑期为6年。
然而,选举的狂热过去之后,崇高的理想让位于现实的利益。布拉戈耶维奇非但没有兑现他向选民许下的政治诺言,相反,上任不足一年,他领导的州政府便因为官员任命的问题,成为联邦调查局重点调查的对象。
检控方在2008年12月9日提出的一项指控显示,布拉戈耶维奇涉嫌威胁《芝加哥论坛报》。由于这家报纸一直追踪报道他的腐败路线,布拉戈耶维奇给论坛媒体公司(《芝加哥论坛报》的母公司)施压,希望撤换报纸的相关编辑。他还扬言,如果报业集团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将取消对报业集团的财务援助。
布拉戈耶维奇受到的指控还很多,包括为自己谋求一个非赢利组织的董事职位,为其夫人安排一个年薪15万美元的工作,涉嫌以政府项目换取竞选资金……
后水门事件
被窃听的电话记录显示,布拉戈耶维奇为州长的报酬感到非常沮丧。18万的年薪,对于一个中产阶级来说,已是非常丰厚的收入,但布拉戈耶维奇感到非常不满。在谈话中,他毫无遮掩地坦言“我想赚钱”。按照布拉戈耶维奇制定的贪腐路线图,他希望在年底赚到250万美元。2009年1月,伊利诺伊州反腐败法即将生效,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布拉戈耶维奇希望通过出卖参议员席位以加快敛财的步伐。
然而,布拉戈耶维奇百密一疏,最终落入联邦调查局布下的天网之中。为了应对弹劾委员会的压力,布拉戈耶维奇启动了任命程序,希望通过参议员的任命来转移注意力。据《纽约时报》12月31日报道,布拉戈耶维奇任命丹尼·K·戴维斯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戴维斯婉拒了这项任命,但他建议布拉戈耶维奇提名罗兰·W·伯里斯填补空缺的州参议员席位。
在接受任命的新闻发布会上,伯里斯表示:“在州长被判有罪之前,他仍是无罪的。”当被问及是否认为布拉戈耶维奇应当辞职时,伯里斯不予置评:“我与州长的麻烦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名誉也不会因此受到损害。”奥巴马随即表态不支持该项任命,并再次敦促布拉戈耶维奇辞去州长职务。
参议员的任命并未有效转移弹劾委员会的注意力,据《纽约时报》1月9日报道,弹劾委员会当天以114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布拉戈耶维奇的弹劾案。弹劾议案通过后,州议员们敦促布拉戈耶维奇立即辞去州长一职,但布拉戈耶维奇通过发言人表示,他不会辞职,而宁愿接受弹劾。
当年的尼克松,由于滥用职权,引发水门事件,而被启动弹劾程序。面对不可避免的弹劾指控,尼克松辞去了总统职务。历史如此惊人的相似,35后,布拉戈耶维奇由于窃听风暴,同样引发了弹劾程序。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尼克松审时度势,无奈之下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而布拉戈耶维奇坚持到底,决不放弃任何可以翻身的机会。
由于布拉戈耶维奇拒绝辞职,所以他的去留将由州议会参议院于1月中旬进行表决。在59名参议员当中,如果有40人认为布拉戈耶维奇有不法行为,他将被撤职。(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