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泰国努力解决就医难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24 08:31
    记者的泰国朋友塔威有个头疼事:每个月都要陪母亲去曼谷的大医院看病。塔威告诉记者,第一次到曼谷诗丽叻医院是早上7点,挂号处已经排起长队,分诊到肿瘤科后,又等一两个小时才见到医生,然后再去抽血、化验、做检查,再回到医生诊室,等取药时已是傍晚了。

  作为泰国最大的公立医院,诗丽叻医院每天的就诊人数都在上万人次。记者看到,医院诊室、走廊和庭院都是人,十分拥挤。而在不远处的康民医院,患者可以马上就诊,还有护士随时引导,很快就完成诊治。塔威告诉记者,那是私立医院,费用至少是其它医院的两三倍。

  泰国公共卫生部政策与战略办公室主任素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国有1000多家公立医院和300多家私立医院,私立医院确实价格较高,患者为了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纷纷涌到条件较好的公立医院,是造成就诊等候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涌入大医院的就诊人数,泰国大力发展外府医院,确保每个府都有大的综合医院、几个府拥有知名医院,使外地患者就近得到良好诊治。政府还在大型社区建立社区医院,各个镇上设置卫生服务中心。

  对于如何解决偏远地区缺乏医生的困难,素瓦表示,公共卫生部为不少医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但是需要签订到外府医院服务一定时间的协定,在地区医院工作的医生可以不承担科研任务或发表学术论文,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工作,还可以领取100—1000美元的艰苦地区补助。公共卫生部也组织大城市医院人员不定期赴外地帮助工作,同时选派地方医生到中心医院接受培训。有的医院也会每几个月就派出一次流动医疗队为偏远地区服务。

  距离曼谷100多公里的春武里府萨旺瓦塔纳医院的大厅,记者看到一个蓝色的机器,只要输入身份证号,就可以显示自己是否属于“30泰铢计划”(1元人民币约合4.8泰铢),或者在分诊后前往专门窗口确认。

  “30泰铢计划”始于2001年,这一计划使泰国的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高覆盖和低价位的目标,进入了建立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时期。在泰国,三种医疗保障方式覆盖了6700万总人口的约98%。一是社会福利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针对公务员及其家属免费医疗的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障制度;对低收入家庭、6岁至11岁的小学生、老年人、退伍军人等实行免费医疗;二是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即对于正式部门、私营企业雇员的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以及对雇员因工受伤的工人补助计划;三是自愿医疗保险,包括私人健康保险和“30泰铢计划”,后者主要针对没有参加前两项保障计划的其他泰国公民。 

  泰国全国参加“30泰铢计划”的约为4800万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参加该计划的人通过经济状况审查后将领到一张卡片,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每诊次只需支付30泰铢挂号费。无论私立或公立医疗机构,只要与政府签约,服务提供者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补助,政府采用按人头拨款的形式对签约的各类医院进行财政补助。

  虽然泰国正在努力建立全民医疗保健体系,但是素瓦对记者表示,仍有2%的人群由于户籍等问题没有纳入医疗保健体系,而且一些地区存在着医疗水平差距大,医护人员流失以及医疗器械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困扰着泰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在照顾低收入者方面,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人民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