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欧盟打击网络犯罪中心(简称“EC3”)在荷兰海牙成立。中心的新闻发言人萨文·派德森向记者介绍,中心现有43名工作人员,每年经费约900万欧元。网络中心的职能包括帮助成员国追查网络犯罪,进行相关培训,派遣专家;提高民众与企业防止网络犯罪的意识,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保护。
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事务的委员马尔姆斯特伦女士认为,网络工具在方便人们沟通的同时,也为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活动空间。设立中心将提高欧盟国家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确保欧洲有一个开放、安全的网络系统。欧洲层面的联合行动,是有力打击网络犯罪的“重拳”。
欧盟网络犯罪中心主任厄尔廷说,在中心筹备过程中,成员国回应积极,愿意分享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将已发生的网络犯罪的一切信息传递到所有成员国,以阻止相同的犯罪在其他国家重复上演。
目前,在欧盟倡导下,包括美国在内的48个国家与欧盟签署了共同合作、分享信息的协议。
对于中心如何发挥作用,厄尔廷进行了举例说明。他认为,中心要完善一套标准的“打击网络犯罪信息报告”模式,如欧盟某一成员国的一位公民,如果其银行账户被发现盗用,他的信息将立刻与该银行所在的所有欧盟国家出现类似情形的用户信息一并汇总到中心,中心会迅速通报所有成员国的警署和监察机构,合作查出网络诈骗犯,罪犯难以成“惯犯”。
荷兰警察局的女警官詹娜妮补充说,她在20多年的警察职业生涯中发现很多重复发生的犯罪手法和套路相同,掌握了网络犯罪的信息,可以亡羊补牢;信息分享还有利于减少青少年犯罪。
与会的美国研究网络犯罪问题专家马特总结了网络犯罪的特点。他认为,网络犯罪深深地隐藏网络中,通过网络的强大掩护,造成巨大损失。网络犯罪中,有许多迷惑侦查的“暗语”,一旦被发现并在第一时间通过中心通报给其他国家,就会为防范犯罪者再次作案起到预警作用。
在本报记者问到欧盟、美国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如何开展合作时,欧盟代表和美国代表说,网络犯罪遍及全球,欧盟和美国的“重拳”只能尽量保证欧美地区的安全,而包括中国等重要互联网活跃的地方,需要中国及所有各大洲国家的支持,共同致力于保证全球的互联网安全。(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