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提高学习力 增强竞争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25 13:33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知多少人在这一天捧起书本,重温了阅读的乐趣。爱读书、善学习的良好习惯固然要从孩童时期培养,但在知识爆炸时代,坚持不懈的终生学习不仅是个人普遍而强烈的内在要求,更是一个国家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为生命导航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公主被恶龙囚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为了报答勇士,公主赠给乔治一本书,从此图书在当地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在每年4月23日,都会互赠玫瑰和图书。在当地,这一天被称作“圣乔治节”。

  这一天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阅读的重要性从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负责本届活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门官员毛罗·罗西向本报记者表示。

  “2013年世界图书之都”花落曼谷,曼谷提出了“为生命阅读”的口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与信息项目官员胡献红从人类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意义:“书是一种抽象知识的载体,读书会影响人的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料显示,每年4月23日这一天,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各种活动推广读书理念。毛罗·罗西介绍,包括电子书在内,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在此基础上更应在书籍的世界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当下,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频率提高,“活到老,学到老”成了时代对人的迫切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3年“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的致辞中强调:“数字化图书的问世为获取知识、降低成本和跨越广阔的地域提供了新机遇。图书的各种形式在发挥教育作用以及传播文化和信息方面都有其宝贵的价值。”

  为少年启智

  据日本国立青少年教育振兴机构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儿童读书活动的实际状态及其影响和结果的调查研究》报告书显示,60%的日本成年人喜欢读书,71.8%的日本人每月读一本以上的书。

  根据该报告,儿童时代读过书或看过漫画书的成年人每月读书的册数和每天读书的时间都相对较多。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一直以来日本非常注重培养儿童的读书习惯。

  日本国会于2001年12月通过并开始实施《为推动儿童读书活动的相关法案》。该法律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儿童读书日”。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对推动读书活动表现优异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

  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青少年局青少年科相关负责人工藤对本报记者说,文部科学省还专门建设了名为“儿童读书的信息馆”网站,该网站不仅详细介绍了日本各地纪念儿童读书日的活动,还设有一个专门向青少年及家长推荐儿童优秀读物的页面。

  作为日本国内首座国立儿童图书馆——国际儿童图书馆,每周六、日都举办“儿童故事会”活动,每月还会举办两次3岁以下儿童与家长一起参加的“幼儿童谣和图画书会”活动。

  位于东京上野动物园附近的国际儿童图书馆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成立于2000年,目前有近34万册图书、2400种杂志、13种报纸,2012年度入馆人数多达10万人。国际儿童图书馆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修,甚至图书摆放都充分考虑了儿童读者的特征,因此深受儿童喜爱。该图书馆负责人青山真纪对本报记者说,“儿童故事会”始于2002年,2012年度有821名儿童参加了“儿童故事会”,2012年有423名家长和孩子参加了“幼儿童谣和图画书会”。

  为创新蓄力

  美国硅谷是世界上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云集之地,创新变革与奇思妙想可谓是这里的“名片”。记者来到硅谷采访时,发现这里的企业无一不在想方设法努力创新,在工作机制方面也十分注重人性化。譬如,谷歌公司的一位员工说,“谷歌实行弹性工作制,几点来上班都可以。”

  上班凭自觉,下班也一样。谷歌公司食堂每每晚上要比白天热闹,因为员工们晚饭后通常将继续工作到9点乃至10点。

  事实上,这不是谷歌公司一家的独特现象,而是硅谷共同的企业文化特点。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硅谷企业及其员工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一天不创新,同行看得出;两天不创新,用户看得出;三天不创新,用户就走了。

  谷歌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姚斌介绍说,硅谷的大环境就是创新。硅谷企业不创新,就无法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创新是这些企业的使命。

  硅谷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不仅注重申请者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更重视他们内在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硅谷企业的创始人大都勤学善思,对学习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更有深刻的体会。创立和壮大公司后,他们仍会鼓励员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也会在机制上想方设法予以鼓励。以谷歌公司为例,为了提高员工创新的能力,公司为员工到大学进修创造机会,甚至为其报销学费。此外,公司也会经常请社会名人到公司作讲座,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谷歌公司的一句名言是,寻找答案不需要坐在办公桌旁。

  硅谷企业员工的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的阅读,员工之间相互讨论也备受推崇。谷歌公司认为,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背景不同的员工在思想上碰撞,更有可能激发出新的想法。这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硅谷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创新的前提。企业创新战略中重要的基础就是学习。建立创新型企业,必须首先建立学习型企业。

  “学分银行”

  助推终生教育

  银行,顾名思义就是存钱取钱的地方。而在韩国却有一种特殊的银行——学分银行,在这里你“存入”的是学习得来的分数,“取出”的是一张张学位证书。

  银行对储户的资格有要求,学分银行也不例外。成为学分银行“储户”的最低条件是必须要有高中学历。

  “存入”的学分则可分为六类,一是学分银行认可的在相关教育机构获得的学分;二是从得到认证的学校获得的学分,例如大学退学学生之前取得的学分;三是通过学时制获得的学分,这主要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四是已获得的各项资格证明换算为相应的学分,例如注册会计师资格就相当于45学分,文字处理软件1级为3学分;五是自学后通过定期考试获得学分;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学徒经认证后获得的学分。 

  有存就有取,“储户”如果存够了140学分,那么取出的就是一张学士学位证书,120学分或80学分是三年制专业学士学位(类似于国内的大专)。已毕业的大学生“储户”还有优惠,存48学分就能取得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学分银行的管理者是韩国国家终生教育振兴院,学位的颁发者是韩国教育部和一部分大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分银行的运营,记者走访了首尔梨花女子大学终生教育院,这是一所学分银行认可的教育机构。据院长朱玲珠女士介绍,截至今年第一学期,在这里学习的学分银行“储户”有223人,98%都在修学士学位,其余则在修专业学士。从年龄来看跨度从20多岁到60多岁都有,主要集中在30岁。由于是女子大学,因此“储户”大部分为女性,专业分布集中于心理学、看护学、儿童学和花卉造型学等。

  副院长徐赫介绍说,学分银行制的毕业生由于大多都有工作经验,而且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专业,所以有时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就业竞争力。

  今年新加入的“储户”李熙圣从梨花女大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今年3月入学学习心理学。她对本报记者说,在教学中开始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兴趣,原计划获得心理学学位后继续深造,但入学以来发现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会在学习中指定新的未来规划。徐赫指出,学分银行制的优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费用低,同样的心理学专业,学分银行制专业仅是大学四年制学费的1/2到1/3,而且优秀“储户”同样可以申请奖学金;二是时间短,合理安排课程的话最快3个学期就可以存满学分;三是在职人士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因为课程一般排在晚上或周末,而且还有网上学习的课程。

  韩国国家终生教育振兴院学分银行负责人崔恩贞女士向记者介绍,截至2012年,韩国全国学分银行的“储户”有133771名,1999年至今学分银行共存入51056442学分,已有374670人获得学位,其中24岁以下占16.9%,25岁到40岁占到了60.2%。崔恩贞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振兴院会定期对认证教育机构进行评议,剔除不合格的机构。她表示,学分银行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没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而现在它已成为实现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重要制度。朱玲珠院长表示,学分银行制不仅有助于个人实现自我提升,而且营造了全社会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存入”的是学分,更是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动力。

  “地平线2020”

  打造知识经济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没有土地和自然资源优势,而欧洲的竞争力就是知识。”这是欧盟科研与创新委员会发言人迈克尔·詹宁斯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欧盟以科研、创新引领知识经济的战略定位十分明确。2010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2020战略”,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主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

  根据欧盟“2020战略”提出建立“创新性联盟”的要求,到2020年欧盟的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3%。为此,在2013年欧盟第七个科研框架计划结束后,将推出总预算达800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这个科研项目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官方综合性研究与开发计划。

  “地平线2020”规划的目标是改革欧盟的研发投资体系,保证正确、充足地分配和使用研发资金,而且无论是大学、企业还是欧洲其他研究机构都能获得研发资金。欧洲需要最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和最高水准的研发投资来保持欧洲在全球的竞争力。

  2013年1月,欧盟委员会宣布,石墨烯和人脑工程两大科技入选“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这两项计划预计将于2013年9月开始实施,每项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分别获得10亿欧元的经费,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地平线2020”计划。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欧洲的知识经济发展总量虽不大,但是经济效益高,发展水平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较大。 

  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欧盟把科技创新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是因为欧盟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欧盟明确将知识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并提出了“欧洲数字化议程”、“能效欧洲”等具体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大力拓展互联网产业,建设高速互联网基础设施,打造互联网内容服务统一市场;进一步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产业等。真正实现向知识经济的升级,根本动力就在于科技创新。

  欧盟预计将从2014年开始拥有统一专利法,这一政策将给欧洲的高新技术人员提供全新的选择,极大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刺激专利申请人的积极性。欧洲在知识产权的核心领域——专利体系上取得进步,将进一步打通其内部高技术产品流通的通道,为跨国科技创新合作提供制度环境。(人民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