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亲身感受到挪威人“公事公办”的公开、民主和节俭的工作作风,深受启发。
奥斯陆市政厅坐落在这座城市最早兴起的海滨,面向奥斯陆峡湾,离古老的Akerhus城堡很近。
令我们备感兴趣的,不光是市政厅优美的风光和丰厚的人文,还有那些风风火火走过的挪威政府人员。那天上午,我们刚好遇上奥斯陆市政理事会的一场例会。据说,这样的例会每年召开近20次。因为很多要务集中处理,事情多,所以每次开会时间都很长,一般从中午12时开始,到晚上7时左右结束。这其中,只有30分钟的吃晚饭时间。这顿饭属于公务支出,由政府的“公共食堂”按标准派送。所谓“公共食堂”,主要是为社会福利院人士配餐的地方,每份晚饭值50~100克朗(约合55~110元人民币)。在挪威,50克朗可以买到一个热狗,100克朗可以买到一个牛肉汉堡。据说,在挪威的很多城市的公务接待,都是这种餐饮标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理事们切身体会到社会特殊和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便于在例会上做出科学决策。
除了公务用餐,还有交通费用。挪威所有的市政理事会,一律不安排公车。家住市政厅直径30公里范围以内的理事们,开理事会的交通费自理;30公里以外的,按每公里10克朗的标准给予补助。当然,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因特殊原因需要乘坐出租车与会的,经过批准,可以实报实销。
住宿方面,理事们参加会议,一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不安排住宿。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交通中断等特殊原因,家住偏远地区的理事,可以住店,但标准均会控制在每人每晚200克朗以内。
在市政厅内墙上,我们还看到一张表,上面标明了年度的政府例会预算以及上个月的开支情况。开支项目分得非常细,从每名理事得到多少薪酬,到因公支出了多少公务费用,都标得一清二楚。表下面还有网址,便于公众查询,公务开支的信息完全透明公开。政府以这样的方式接受监督,作为取信于民的一种手段。(中国纪检监察报 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