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苏醒,让我们所有人感到振奋”“期待着我们的航天员能同中国兄弟并肩上天”“中国已经是航天大国,需要在制订外空规范中发出声音”……2月10日至21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举行。由于去年中国的航天成就和国际合作成绩斐然,会上各国科技官员和科学家都对中国话题津津乐道。
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的大厅中央,“2013年中国外空成就图片展”不仅展示了中国探索外空的轨迹,也在宣示中国建设和平、和谐外空的决心:
2013年,中国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成功将21个航天器送入太空,中国实际在轨运行卫星超过百颗。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13日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随后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特别是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太空授课,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探索外空的梦想种子。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表面软着陆及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分离和互拍成像,获取了着陆区的光学图像,并开展了月基光学天文观测和对地球等离子体层监测等科学活动。
中国还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培养空间人才,加强国际协作。中国已经与部分亚太地区国家建立了卫星导航领域合作机制,在精细农业、防灾减灾、交通旅游和教育培训、系统监测评估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在澳大利亚火灾、委内瑞拉洪灾和巴基斯坦震灾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提供了中国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帮助相关国家及时高效地制订救灾方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即将设立全球第五个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
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主席埃勒德·博特对本报记者表示,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这些太空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在空间环境、卫星遥感、导航系统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也不容忽略,因为这些科学技术同人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强调,联合国外空委的使命,就是促进长期可持续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发展中国家民众,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委员伊姆兰·伊克巴勒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在外空领域飞速跃进,也让巴基斯坦距离自己的太空梦更近了一步。“中国在人员培训、技术科研、系统建设等各个方面无私地帮助巴基斯坦,我们确实是好朋友、好兄弟。”伊克巴勒说,“期待有一天我们的航天员能同中国兄弟并肩上天”。
联合国外空司前司长、拉美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秘书长塞尔西奥·卡马乔表示,他将努力推动墨西哥加入中国倡导和支持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也希望中国能在近地天体观测中发挥更大作用。他特别指出,联合国外空委工作小组正在研究起草长期可持续利用外空的规范。中国是航天大国,需要在此问题上积极发声,参与规则制订,防止外层空间的利用失序。(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