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来自加拿大罗格斯大学的海蒂·福克斯,对海洋底栖生物产卵及其幼体在大西洋随洋流沿岸漂流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洋流变暖正导致海洋底栖生物向不适于生存的地方分布。福克斯表示,“它们明显去了错误的方向”。
底栖生物,即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部的生物,是水生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几年前,福克斯发现一些寒冷水域的物种正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转移,分布范围正在缩小,且新栖息地较之前温度更高、更危险。深入探究之后,她发现底栖生物通常在海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排卵,在大西洋中部,这个时间段通常为晚春到初夏。而近几十年里,海水温度平均升高2℃,底栖生物排卵时间因此提前约一个月。沿大陆架洋流流速在早春时期加快,随后又有所放缓,如果底栖生物排卵时间过早,其幼体则可能沿岸漂移过远。
科学家表明,这些结论不一定普适于世界各地,但在存在上述情况的地方,则需考虑如何帮助这些物种转移到适应的环境中。(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