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影响全球超过2.6亿人。今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国际合作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确立的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强调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哮喘防治面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发布的资料显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表现为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呼吸气流受限。这些症状是间歇性的,运动或过敏原暴露、天气变化、病毒感染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哮喘症状加重。根据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等,可将哮喘分为不同表型,常见哮喘表型包括过敏性哮喘、非过敏性哮喘、成人(迟发性)哮喘、肥胖性哮喘等。
许多因素都可能加剧患哮喘的风险,但通常很难找到单一的直接病因。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个体生命早期的事件会影响肺部发育,可能增加哮喘风险,包括出生体重低、早产、接触烟草烟雾和其他空气污染源,以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湿疹、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相对更有可能患哮喘。如果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或兄弟姐妹等近亲患有哮喘,本人患哮喘可能性更大。
该合作组织呼吁通过适当的教育赋予哮喘患者管理自身疾病的能力,并帮助患者认识到寻求医疗救助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也应从多个方面提高对哮喘的认识,从而有能力为患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最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