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监察局
近年来,咸阳市监察局始终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在协调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为全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较好地发挥了行政监察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
一、积极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努力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几年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紧紧围绕第一要务,组织协调和负责实施了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监察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
1、降低市场“门槛”,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3年6月,按照市上安排,在前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础上,市监察局牵头负责,从市法制办、财政局等六个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审改办,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执法监察室具体组织协调,扎扎实实进行了第三轮审改。针对前两轮审改工作中遗留的问题,在对53个部门493个项目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三个原则:即凡属于清理范围的,坚决予以精简;对职能交叉的,坚决予以合并;对职能主要在基层的,坚决予以下放。严格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六条标准,对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逐一审核,形成了第三轮精简审批事项目录。今年7月,以市政府公告形式在《咸阳日报》上进行了公示。这次审改,共精简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35项,精简率为47.6%,与第一轮精简前的955项相比,精简率为72.9%,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2、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制度改革。我市政务大厅成立于2000年9月,是全省地市级成立最早的政务大厅。目前进驻16个部门,设立32个办事窗口,已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和“一厅式”办公。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政务大厅服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从2003年起,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监察局牵头负责,组织协调市工商局等20个与并联审批相关的部门,进行了企业登记并联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改革中,以方便客商、服务客商为原则,合理设置进驻的部门和办事窗口,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办事程序,形成了“一门受理、转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理、效能监察”的运作模式。改革后,涉及并联审批79项前置审批事项统一在市政务大厅并联审批窗口办理。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84件,办结46件,登记各类企业46户,注册资金总额近两亿元,办事环节压缩了40%,审批时限至少缩短10个工作日,极大方便了企业和办事群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投资者的好评,这项工作受到了省上的充分肯定。今年5月20日,全省审改工作暨企业登记并联许可改革现场会在咸阳召开,我市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
3、创造投资“洼地”,切实推行行政事业收费改革。从2002年8月开始,由市监察局牵头,纠风室具体负责,市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参加,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改革。组织力量深入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中调查了解,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38次,开展千人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为确定清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加强协调、检查和指导,对全市57个收费单位,实行包单位、包任务、包检查、包落实、包整改的“五包责任制”。严格按照政策规定,逐一核对,使收费的项目、范围、标准和依据达到了“四统一”。根据《陕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有关规定,先后进行3次对照检查和“四轮循环清理”,确定了保留、取消、降低标准的具体项目,在《咸阳日报》予以公示,并印制下发《咸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管理目录》5000册。经过清理,市上保留收费部门40个,比清理前减少17个;保留收费项目254项,减少358项,精简率为58.5%,每年减轻社会负担约2400万元。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批客商来咸投资建厂。仅今年1-9月份,外商投资签订合同项目565个142.5亿元,目前到位资金69.78亿元,比上年全年增长了24.47%。
二、深入开展投资软环境治理整顿,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2003年10月,我们设立了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从6个部门抽调人员,对投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1、抓整顿,努力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干部中存在的思想保守、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拖沓等问题,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咸阳报开辟了《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咸阳发展》、《纠风监督哨》等栏目,在电视台开设了“优化环境谈发展”栏目,在电台“百姓心声”栏目中邀请市级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就优化发展环境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全市党员干部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咸阳形象”的思想观念。治理整顿期间,市监察局下发文件9件,编发简报34期,召开专题会议8次,并要求各级认真开展“四查一评”活动,查问题、议措施、抓整改,有力地促进了整治工作。各部门按照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扎实地整改。市交警支队组织开展“万人评警”活动,出台了便民服务20条承诺。市供电局在全市用户中开展了“千百十”走访活动,清退了18名不合格电工。通过整顿,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服务经济建设的热情进一步增强。
2、抓纠治,不断改善行业风气。对一些部门和行业中存在的“三乱”问题、执法行为不规范问题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我们坚持边整边改,注重建章立制,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去年,市监察局先后3次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开展了“万人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征求对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召开行风测评大会,邀请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企业负责人等218人,对市级32个重点整治单位的行风状况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在市电视台、咸阳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布,对所提的6类142条意见,下发整改通知书,促进了整治工作。市级所有重点整治部门在咸阳报就改善服务质量进行公开承诺。秦都区6个街道办事处、22个部门还把承诺内容在网上发布,并推行企业“驻员”制度,各街道办事处设立“民情气象”服务站,及时收集反馈社会各届对政府的意见、建议。今年,我们又从9月起集中3个月时间,进一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市移动、电信等五大通信公司已公开接受了广大市民的行风测评和监督质疑,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检查,聘请社会各界代表对与优化发展环境密切的63个单位进行行风测评,请市计委、城建、工商等8个重点部门“一把手”在电视上就优化发展环境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全市组织开展“外商来投资,我们怎么办?”大讨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3、抓查处,切实解决违纪问题。市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纪律规定》,要求各级严肃查处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问题和典型案件,并实行案件查处情况月汇报、季通报制度。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此类案件95件,处理88人,其中党政纪处分37人。三原县监察局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违规违纪案件7起,处理16人;泾阳县监察局严肃查处了县国土局工作人员在某企业征地过程中虚报冒支征地款问题和县石油整顿办向成品油经营企业乱收费、乱罚款问题。这些案件的查处,有力地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
三、切实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的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其他各项执法监察工作的同时,按照市上的安排部署,突出重点,提早防范,先后对人民路拓宽改造、世纪大道、市二院门诊大楼和“咸阳湖”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
1、建章立制,超前防范。针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坚持防范在先,用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中的若干纪律规定》、《关于重点工程建设的纪律规定》等制度,对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使用、征地拆迁、合同管理、质量监督、廉政建设以及监督监察组人员都提出了明确的纪律要求,工程指挥部也专门制定了《指挥部工作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求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实行“双合同”制,即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洁承诺”合同,坚持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两手抓”,堵塞了漏洞,实现了工程优质和干部廉洁的双赢。
2、全程跟踪,加强检查。工程建设前期,对施工企业资质、工程发标、评标、定标、资金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考察和监督,并加强对征地拆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世纪大道建设工程,总拆迁量13万平方米,征地428亩,涉及两镇653户,拆迁征地费用共计2000多万元。为了保证拆迁征地费用的及时兑付,监察组先后3次对拆迁征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协调解决资金拨付、兑现等问题,督促兑付滞留专户资金893.89万元。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了对工程质量、大型材料采购、资金使用及工作人员廉洁守法等情况的全方位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有效防止了徇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效能监察,采取不定期检查和明察暗访等形式,促进工作人员勤政高效。人民路拓宽改造工程结束后,组织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向施工企业、沿路各单位和被拆迁户,发放问卷调查表160余份,群众对工程廉政勤政情况、建设环境、拆迁征地工作执行政策等情况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3、整合力量,多方监督。几年来,我们在重大工程项目监督中,努力拓宽监督渠道,积极整合监督力量,吸收市反贪局为成员单位,建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监察组。主动加强与审计、城建、质监等职能部门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多次请电台、电视台、报社介入监督、专题报道。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廉政监督员检查、评议工程建设情况。通过监督检查,杜绝了违法违纪和腐败问题的发生,促进了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国纪检监察报》、省市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人民路拓宽改造、世纪大道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督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社会舆论反响良好。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监察综合室)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