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今年实施七项措施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其中在渭河流域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禁止在渭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漂染的重污染项目。
七项措施分别是: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渭南西区、华阴、蒲城、华县、潼关、大荔6个污水处理厂和韩城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其它5县市污水处理厂;现有火电企业和新建焦化企业必须建设脱硫和污水处理设施。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或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地区,暂停该区域所有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按照“上大压小”的产业政策,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2.5万吨、焦炭390万吨、造纸8.33万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2.8%和4.5%,控制在5.52万吨和33.72万吨。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强制性关停;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对浪费资源、违法排污的小企业公开曝光,依法从严处理。 建立环境监管包联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成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安装及市级在线监控平台建设,积极实施并网监控管理。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逐级签订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把减排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通过问责制促进地方政府加强污染减排工作。(中国人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