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第十二届西洽会我市签约合同3亿元以上项目履约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全市抗震救灾以及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军,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安稳;各县(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项目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据悉,我市西洽会签约的合同项目总投资在3亿元以上的共18个,总投资215.89亿元,合同引资208.88亿元,到位资金4.8亿元。在建和开工项目4个,开工率22.22%,累计完成投资3.03亿元,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和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项目14个,履约率为100%。
会议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就相关工作的汇报,听取了有关重点投资企业就项目进展的介绍,并对项目进展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协调解决。就切实推进重点签约项目的落实,梁凤民、徐新荣分别提出要求。
梁凤民说,当前全市项目建设整体进展比较顺利,扭住项目签约合同意向不断推进,签约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底子清晰,改进投资环境和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西洽会合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存在深度不够;对待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政策认识滞后,思想观念保守;项目进展迟缓,没有达到理想预期目标;改善投资环境和服务意识仍需加强。
梁凤民强调,加强项目落实抓进度,逐项落实西洽会签约合同项目,要把落实体现在进度上,能快则快;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大上项目;要依托资源,切实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改善环境,发展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市直部门要跳出本部门来考虑,一切服务为项目建设开绿灯、为项目建设让路。
徐新荣就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作了讲话。他说,要高度重视项目落实工作,各县(市、区)和各部门要深入一线亲自督促项目的落实。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认为的大项目上抓紧落实,每周、每月都要研究推进项目的落实。在推进项目落实中,要抓时间进度,要有质量标准,要有责任意识,要有奖罚措施。要破解各种制约瓶颈,切实做到转变作风,简化有关手续,方便企业。要高度重视园区平台建设,把基础设施搞到位。
徐新荣强调,要抓好当前,准备明年。把已经签约的项目盯着落实,一天一天地向前推进。同时,还要想着明年、后年要做什么。包装项目要重视和引导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高科技项目和服务业项目的包装。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宣传,为项目建设鼓劲加油,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露。
会议还就切实做好当前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会议强调,抗震救灾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所有自然灾害问题上,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危房和农村的危窑、特别是人口聚集区的安全问题,要组织学校对预防疏导做好事先预演;加强24小时值班,特别要保障通信畅通,完善各级抗震指挥部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有序、有效、有力的指挥系统。会议还就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种植小麦等工作作了安排。(渭南日报 李娟娟 王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