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打造文明绿色新渭南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6-30 07:29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拓宽改建的市区道路、方兴未艾的开发区建设、积极实施的旧城改造、满眼绿意的广场公园……3年来,渭南市区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3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部署,先后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重点,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3年来,渭南城市建设任务极为繁重、投资力度空前加大。在市政府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市建设局积极引入经营城市理念,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方筹措资金,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了一批建设项目,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增强了渭南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相继完成了东风大街中段、人民街、胜利大街东段、渭清路、解放路、西岳路、杜化路等17条道路中修改造任务;打通了仓程路南段、站北街东段、金水路中段三条“断头路”;完成了前进路绿化路灯景观改造、城区配水管网改造、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湭河公园南片建设、高速公路西入口改造、渭清路高压走廊绿化等市政重点工程。3年内城建部门累计完成投资8.89亿元,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连年获得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荣誉。

从历时三年艰苦卓绝的创省卫,到如今更高标准创国卫,城建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城市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困难,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充分发挥城市创卫主力军作用,多方筹集资金,大搞城市绿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大投资,大手笔,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三年来,城区新增绿地2000余亩,人均公共绿地达7.54平方米;亮化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50万元,硬化工程完成人行道铺设45万平方米,城区49条主次干道全部实行了“一把扫帚扫到底”机制,昔日的土堡子越来越靓丽了;城区新建改建公厕37座,增添果皮箱1352个、密闭式垃圾桶1000个,投资3465万元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投资139万元的粪便处理厂相继投入试运行,极大地促进了环卫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力发展公交客运事业,购置新型公交车20辆,延伸公交线路2条,并统一了出租车车型和颜色,实行了“三证”管理,让市民有了良好的乘车环境;湭河公园经过改造免费向市民开放,体现了“以人为本,还园于民”的城市管理新理念…… “渭南变了!干净了,现代了……”老渭南这么说,外地人也这么讲。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市城建系统以宣传贯彻《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为契机,把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他们首次将建筑节能目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量化,明确了各县市区的职责和任务。通过闭合管理模式,强有力地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使建筑节能设计合格率、节能措施执行率、建筑节能验收率都达到了90%以上。为更有效地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市城建系统还大力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起草完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办法》,并全面启动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示范。在第十一届西洽会上,我市与陕西信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总投资高达1.28亿元的“渭南信达·世纪城建筑节能示范小区”合作开发项目。同时,市政绿色照明工程被确定为2007年全省十大重点节能项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是12319城建服务热线的宗旨。几年来,12319热线始终秉持这一宗旨, 24小时不间断地受理群众对市区范围内有关城建方面的咨询、建议、投诉和抢修,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迅速处理,及时反馈,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彻底改变了以前涉城单位各自为政、缺乏联动、处理不迅速、反馈不及时的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塑造了城建行业良好形象。截至目前,热线中心共受理群众各类来访信息24608条,信息完结率98%,群众满意率95%,及时率95%。由于良好及时的服务,2006年,12319城建服务热线中心被国家建设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7年,再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粗放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现。面对这种状况,城建系统的干部职工们两年多来一直在努力探索着使城市管理更加科学的道路。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好、更人性化的服务,他们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市委市政府抓落实求实效会议精神,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在系统内开展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年”活动。为了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城建系统将城区划分为19个条状管理区域,由5名党组成员分区域包干,每月两次巡查管理。从该局领导到涉城部门负责人,对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徒步自查不再是新鲜事,而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类造册,限时整改落实,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精细化迈进,城市管理全过程无盲区、无盲点的状态在渭南日益显现,让市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便利。

经过不懈努力,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大道连通两区十县。绿色就在脚下,变化就在身边。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快……让市民高兴的事一件接着一件,文明绿色新市呼之欲出。

“谁投资、谁受益”。3年来,市城建局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努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依托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以会中会的形式,成功举办了四次渭南市城建项目推介会,共推出城建项目142个,总投资额达116.89亿元,市区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23.5亿元,目前金水路中段及南段道路建设、火车站广场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仓程路中段、朝阳路东段道路建设即将完工通车。民生路区域综合改造工程、东风大街与民生路十字西南区域改造及绿化建设、朝阳大街与前进路十字西北区域改造及绿化建设、老城桥头南片区域旧城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建设的蓬勃开展,建设资金的多元化投入,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渭南日报 刘雪妮)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