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市紧扣四个环节全力推进投资环境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11 09:52

7月上旬,渭南市纪委监察局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08年全市投资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渭南市投资环境民主评议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全市1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32个市级部门及14个公共服务窗口单位投资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为了真实反映全市投资环境现状,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我市投资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起到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在测评中紧紧抓住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在测评内容和标准上。此次投资环境民主测评主要在11个县市区和高新区、32个市级部门及14个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进行。对县市区投资环境测评内容主要涉及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城市公共服务环境及当地政府开展投资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共20个方面。对市级部门的测评主要从管理服务、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为民办事等方面进行。对公共服务窗口单位的测评主要从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及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评定。测评实行满意度赋值量化打分的办法,对每项测评内容均设置“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格次,由参加测评的代表根据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掌握的情况,填上自己认为最为合适的选项。

二是在测评代表选聘上。这次测评代表全部从企业产生。是从全市1500多家企业和120个市级重点项目单位中,按县市区选出660家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其中工业企业346家、商业企业129家、服务行业110家、建筑企业52家、项目单位21家、养种植业12家。由每家企业推荐两名代表,其中一名为企业或项目单位领导,另一名为企业或项目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具体由企业或项目单位自行确定,共1320人组成。所选代表身处投资环境第一线,最了解掌握当地投资环境现状,对投资环境有深切体验,最有发言权,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情况。

三是在测评的组织上。测评通过召开“县市区企业和项目单位代表民主评议投资环境大会”的方式进行。大会由市纪委监察局和市投资环境建设办公室组织,县市区治理办协助配合。在民主测评过程中,规定县上工作人员不参与收发问卷,努力给代表测评以宽松的环境。测评结束后,市、县两级工作人员采取市上计票,县上工作人员监票、复票的办法,现场计票汇总,计票结果经市县签字确认后,在测评大会上当场予以公布。四是在汇总分析上。既重视定量统计又重视定性分析。此次民主测评,代表们共填写各种表格5280张,涉及264000个项目。提出的书面建议及意见482条。通过认真的数据统计,对每一个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测评情况进行了得分排序,对测评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逐县市区进行了归类整理。经对所有测评问卷的统计汇总,全市投资环境满意率为94.76%。其中,代表们对各级政府在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上满意度最高,达到98.33%;对改善投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满意度分别达到96.67%和96.29%;对政府通过媒介、举办大型活动等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氛围的效果满意度达到96.74%;对受理、处置干扰和破坏投资环境投诉和案件的满意度达到94.86%。满意度较低的分项是:社会治安状况、执法部门文明执法状况、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公民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状况及治理公路“三乱”的措施和效果。按照计划,对这次投资环境民主测评的结果,将在渭南日报和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布。对测评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将逐一反馈相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单位,要求限期整改。从测评情况看,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持续不断的努力,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呈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查处到位四个鲜明特点。

一是各级各部门能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 “生命线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投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是紧紧围绕改善投资环境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方法,大张旗鼓地在全市开展了有声势的宣传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三是在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包联重点建设项目、企业负担监测点、政府特派员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了一门受理、一厅办理、两次办结的行政许可制度。市政府43个部门共推出服务承诺312项;渭南高新区和白水县创造性地设立了“企业110投诉中心”和“企业110信箱”,快速受理和处置投资商反映的问题;临渭区在渭北产业园推出“墙内的事法人办,墙外的事园区办”、澄城县实行了工业园区“封闭式管理”,全力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华县成立了项目建设特勤治安大队,韩城、大荔实行了 “项目代理”;华阴市将《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制度汇编》分发各企业,增强了制度的透明度。市交通局为支持渭北产业园区的发展,减免了园区所有车辆的过桥通行费;渭南供电局制订了《渭南市产业园区供电工作联系制度》;市公安局制订了《渭南市公安局服务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若干规定》。结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市纪委监察局修订完善了《关于全市投资环境民主评议的实施办法》、《关于对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入企检查加强监督的规定》和《渭南市投资环境“一票否决”办法》,加大了投资环境考核评价工作,在考核中严格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定了《渭南市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实施办法》,在全市大力推广富平县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GPRS)治理公路“三乱”的做法和经验。

目前,市纠风办和富平、大荔、澄城、华县、合阳、白水、韩城、蒲城、潼关9个县(市)已安装了GPS/GPRS系统,使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初步转入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市广播电视台的《环境热线》栏目,坚持“为投资者服务、给经营者排难、替老百姓说话”的节目宗旨,先后轮流邀请市直部门、窗口行业负责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专家、律师、普通百姓等近万人到直播室。截至2008年6月31日,已成功直播1143期,接听群众举报19872件,解决群众身边的热难点问题19000多件,处结率达90%以上。潼关、合阳也开办了类似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使之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亲民线”、“暖心线”、“监督线” 。四是围绕投资环境建设,加大了对干扰破坏投资经营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投诉57件,办结51件,处理11人,并对11起公路“三乱”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 (渭南市纪委监察局办公室)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