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武术奥运“暧场” 掀起渭南武术热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21 03:22
北京奥组委将中华武术列为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暖场”节目,这是对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扬,也让渭南的武术爱好者为之振奋。连日来,在渭南城区不时都能看到男女老少在清晨或黄昏练习武术。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美名远扬,吸引了一代代习武之人。我省关中地区是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之一,最早武术项目可以追溯到秦代,清末明初威震武林的“关中四杰”:三原的“鹞子高三”、临潼的“黑虎邢三”、潼关的“饿虎苏三”、耀县的“通背李四”,其中后三位都是咱渭南人(当时临潼、耀县都属于渭南)……渭南因此赢得“武术之乡”美名。

如今在秦东这片土地上,你仍能不时看到“耍场子”(耍拳)的场面。民间一大批热衷于武术者也每天坚持在公园、广场等地,在习武健身中传承着中华武术。

李忠魁习武40余年,是市武术协会会员。记者见到他时,恰逢他晨练回家,他身体壮实,腰杆笔直,走路带风,精神矍铄,很难看出他今年已58岁。他说“看到奥运会特设项目中有咱中华武术,我们都很高兴。这一特殊待遇来之不易。”谈到习武好处,习武的李忠魁妻子说:“年龄大的人延年益寿,年轻的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我一天到晚都感觉精力充沛。”据李忠魁介绍,在40余年的习武生涯中,他先后学习过红拳、盘龙棍等十多种武术项目,可以说武术影响了他的一生。

北京奥运会促使我市更多的人开始习武,12岁的小男孩唐亿就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后,才对中华武术有了兴趣,10多天来他每天清晨来到城区中心广场,跟着父亲一招一式地学起了武术。

市武协会员王新华12年前为强健身体开始习武。他说:“从上次市直运动会到现在,学武术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奥运会特设节目中有了武术,这对我们鼓励很大。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奥运会上向世界来宾展示,作为习武之人,我们更要把武术发扬光大。从市直运动会到现在,我已经给200多人教过武术。最近这几天又收了几位徒弟。”

此外,我市许多市民也喜爱在家中收看电视武侠剧,特别是奥运会前期热播的《少林寺传奇》。

据了解,推广、宣传力度不足,普及率、影响力不高,是武术进奥运的最大短板。为此,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于8月21日至24日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国际武术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王筱麟说:“一个非奥运会项目能在奥运会期间举办比赛,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对中国武术来讲也是第一次。”武术享受到了“特殊待遇”,但市民与其他国人一样,最期盼的还是武术能走进奥运会正式比赛赛场。为此,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要为中华武术的发展而努力。(渭南日报 记者周海燕)

 

 

[ 打印 || 关闭 ]